最近一段时间农药“一证一品”被讨论的沸沸扬扬,各种会议,各大媒体和自媒体,仿佛不说点“一证一品”就落后了。有人欢欣鼓舞,有人愁眉不展。今天我们不防顺着“一证一品”实施后,行业内各个从业者会怎么做?
市场会缺产品吗?答案是不会的。
据说目前农药登记的证件有四万多个,而且这两年申报的大量也会陆续下证。而且我们过农药产能严重过剩,有报道2022年,我国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卫生用药等五大类农药产能利用率仅有30%-60%。其中除草剂产能利用率最高58.1%。我们农药出口量占农药产量的比重稳定在85%左右,大部分生产的农药都是供出口的。
既然不缺产品,业内各个农业者会怎么做呢?
(一)中大型企业。
“一品一证”落地,最欢欣鼓舞的就是这些证件资源比较多,渠道比较完善的中大型企业了。他们大概率会更加爱惜自己的羽毛,扩大渠道建设,厂家——业务员——批发商——零售商——农户。短期内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证件资源知名度快速抢占一部分市场。但是这种渠道关系是坚不可摧、长久的吗?我们不得而知。
(二)中小企业。
本身证件资源比较少,品牌知名度不如人家,团队建设和渠道建设能力不如人家,短期内想通过补短板还来得及吗?如果有企业利用好现有的证件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品质,放开对外供应,以极致的性价比和稳定的产品质量来占领市场,说不定是一个崛起的机会呢!
总之,在农药“一证一品”时代,中小企业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是如果利用好自身优势资源,同样也存在逆袭成为“黑马”的机会。过去的成功是经验也是枷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底会向哪个方向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