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杂志盘点了2024年各行业与2022年相比盈利表现,结果显示盈利表现两级分化。
黄金、铜、光模块、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被动电子元件、宠物食品等行业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盈利不佳集中在房地产、新能源、农业的上游企业,焦炭、普钢、光伏硅料硅片与组件、奶牛养殖、碳酸锂、稀土、房地产开发、农药、水泥、玻璃纤维为十大盈利能力下滑行业。其中,农药行业排在第八位,盈利能力下降了67.2%。在A股,农药行业样本公司有32家,基准期总毛利为404.7亿元,总净利润为181.5亿元。与基准期相比,当期毛利下降46.1%,净利润下降88.3%。两者的平均值为-67.2%。基准期亏损企业数量为两家,当期亏损企业数量为六家。扬农化工是当期净利润最高的农药企业。其基准期毛利34.4亿元,当期毛利19.3亿元,毛利下降了43.9%;基准期净利润16.4亿元,当期净利润10.3亿元,净利润下降了37.2%。主要是,2022年开始中国的农药产能集中释放,出口受阻、内需疲软,产品竞争激烈,大多数产品的价格一路走低。我们进一步盘点肥料行业,其盈利能力同样下降严重,下降了58.7%。在A股,肥料行业样本公司有30家,基准期总毛利为652.49亿元,总净利润为555.18亿元。与基准期相比,当期毛利下降58.50%,净利润下降58.90%。两者的平均值为-58.70%。基准期亏损企业数量为一家,当期亏损企业数量为三家。盐湖股份是当期净利润最高的肥料企业。其基准毛利168.87亿元,当期毛利39.5亿元,毛利下降了76.61%;基准期净利润154.53亿元,当期净利润33.97亿元,净利润下降了78.02%。当期净利润第二名是华鲁恒升。其基准毛利65.02亿元,当期毛利39.68亿元,下降了38.97%;基准期净利润55.33亿元,当期净利润32.8亿元,下降了40.72%。与基准期相比,净利润增长的企业数量六家,包括柳化股份、富邦股份、鲁北化工、芭田股份、史丹利、川恒股份。肥料行业盈利能力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原材料价格回调与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不振与竞争加剧、产能集中释放与库存压力以及环保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压力等。更为严峻的是种子行业,其盈利能力下降了116.55%。如果放在财经杂志盘点的十大盈利能力下滑行业中,种子行业可以排在第二名。“粮安天下,以种为先”,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但是我国种子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比较低,市场竞争激烈。2022年,中国种子上市公司中,隆平高科、荃银高科、苏垦农发、登海种业种子相关业务营收占市场份额超过1%,隆平高科的市场份额最大,也仅占2.85%。在A股,种子行业样本公司有14家,基准期总毛利为2.14亿元,总净利润为0.45亿元。与基准期相比,当期毛利下降167.35%,净利润下降65.76%。两者的平均值为-116.55%。基准期、当期亏损企业数量均为四家,但企业稍有不同。苏垦农发是当期净利润最高的种子企业,其基准期毛利6.83亿元,当期毛利5.05亿元,毛利下降了26.06%;其基准净利润6.40亿元,当期净利润4.74,净利润下降了25.94%。总体而言,农业上游的农药、肥料、种子等行业在近年来均面临着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的严峻挑战。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也凸显了原材料成本上升、环保政策收紧等多重压力对行业发展的制约。
面对这些挑战,农业上游行业需要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的路径。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