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该:暴利标签下的无奈

前两天,看到一个评论:我们这儿农资零售商店打的广告,硝酸钙镁原价一百现价五十,多么挣钱的农资


有人说:“不可能利润这么大。”


有人说:“但凡这么打折的都是特肥增产的。”


当看到硝酸钙镁从原价一百直降至五十这样的促销活动时,不少人会给农资行业贴上“暴利”的标签。


暴利,活该!这话听起来解气,可事实真的如此吗?表面上的巨大价差,让消费者觉得被农资店狠狠宰割。但正常经营的农资店,真有胆量如此大幅度降价搞活动吗?答案是否定的。


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价格战背后,是崩塌的价格体系!


二、腹背受敌,撑不下去的农资店

进价8元的产品,卖9.9元,本以为能有微薄利润,可转头发现隔壁老王卖7元,网上电商更是低至5元。更夸张的是,还有厂家搞活动免费送。


农资店老板们欲哭无泪,顾客只看价格,指责老板黑心,却全然不顾实体店运营的成本。


房租、水电、人工、技术服务,哪一样不要钱?可在价格战的冲击下,这些成本似乎都被消费者选择性忽视。


他们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帮忙解决种植难题,这些服务都不算成本?


怎么着,干农资的就活该不赚钱,就该喝西北风?这不是道德绑架是什么?


今年实体店的行情惨不忍睹,老顾客大量流失,新顾客难寻踪迹,营业额唰唰下降。


多年积攒的财富,在这场价格乱战中迅速缩水,有钱的老板苦苦支撑,没钱的只能无奈关门。


三、厂家“玩火”,行业生态恶化

为了销量,厂家们也陷入了疯狂。


大型厂家凭借原药优势也加入价格战,频繁开会试图找到破局之道。


农资店老板们更是各显神通,化身演员拼流量。但这真的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价格战或许能带来一时的销量增长,却无法建立长期稳定的市场秩序。


低价竞争使得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研发投入也会减少。没有了高质量的产品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农资行业靠什么去支撑农业的发展?当整个行业陷入低价低质的恶性循环。


四、农资价格“崩塌”,谁来买单?

既想要网店的价格,又想要实体店的质量!既想要网上的便宜货,又想要线下的技术服务!


实体店老板又不是超人,也不是慈善家,凭什么满足你们这些无理要求?他们为了维持生意,起早贪黑,操碎了心,最后却换来顾客的指责和误解,这找谁说理去?


卖农资的比卖废品的利润薄,搞技术的比摆地摊的没尊严。


农资行业价格体系的崩塌,没有真正的赢家。


顾客看似得到了低价产品,但失去了可靠的质量保障和专业的技术服务。农资店老板们苦心经营却血本无归;厂家在价格战中疲于奔命,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与其在这混乱的价格战中苦苦挣扎,赔光老本,不如给技术服务明码标价,或者壮士断腕,另谋出路。


今年这行情:及时止损,干着不行,立马就停才是上策!


点赞(628)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