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国内复合肥市场一改前期疲软态势,呈现明显偏好趋势。原料端硫磺、磷铵价格持续冲高,为复合肥成本提供强力支撑,部分低价硫基肥产品因成本压力取消,市场涨价预期不断升温。尽管多数地区报价暂稳,但局部市场已率先启动涨价,叠加冬储政策即将出台的预期,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成本托底、行情偏强”成为当前核心特征。
一、原料持续冲高,成本支撑强劲
原料价格走势是复合肥市场的关键驱动因素。近期硫磺价格高位运行,虽有小幅波动,但整体保持坚挺,直接推高磷铵生产成本。磷铵在成本压力下出现探涨,单养分价值显著提升,成为复合肥成本上涨的主要推手。氯化钾相对平稳,但硫磺和磷铵的强势表现,使得复合肥成本面持续承压,企业挺价意愿增强。
二、低价取消,涨价预期升温
随着原料成本攀升,部分硫基肥产品因利润空间压缩,低价货源逐步退出市场。企业为维持盈利,开始调整报价策略,局部区域已率先提价。截至目前,主流出厂参考价45%硫基(315/14:16:15)价格区间为2850-2950元/吨,45%氯基(315)为2420-2600元/吨,45%氯基(25:13:7)为2230-2500元/吨。经销商观望情绪减弱,备货积极性有所提升,市场交投氛围转向活跃。冬储政策即将出台的预期进一步强化涨价预期,部分企业提前释放提价信号,以应对成本压力。
三、冬储政策预期,市场活跃度提升
当前市场焦点转向冬储,11月中下旬企业新价政策陆续酝酿,部分计划于下月初出台。冬储需求作为刚性支撑,为市场注入信心,经销商备货节奏加快,库存消耗速度提升。尽管前期因秋收延迟导致需求疲软,但随着冬储窗口临近,市场心态逐步修复,行情呈现偏强走势。短期来看,尽管目前在成本端支撑下,国内复合肥价格易涨难跌,但需警惕原料价格波动风险。后市需持续关注两大变量:一是原料价格走势,尤其是硫磺、磷铵的波动对成本的影响;二是政策的调整,政策指引或进一步明确市场方向。综合来看,在成本托底与冬储需求双重作用下,复合肥市场偏强行情有望延续,但上行空间需视原料及政策动态而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