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尿素市场让人看得有点“云里雾里”——价格似乎跌不下去,也涨不上来。工厂报价有点硬气,下游拿货又显犹豫,市场一度陷入“心理拉扯战”。但就在大家以为行情要沉下去时,一个出口配额的“小风声”,又让价格出现微微坚挺的迹象。接下来,尿素市场要走强还是走弱?出口动向或许就是那颗“定心丸”。
一、价格小幅震荡需求支撑有限
进入11月,国内尿素市场呈现窄幅震荡格局。截至本周四(11月6日),山东地区中小颗粒尿素主流出厂价在1530-1590元/吨之间,均价环比下跌10元/吨。
尽管部分工厂因前期检修陆续恢复生产,日产量已回升至19.6万吨左右,但农业端需求明显减弱,企业为促进成交开始小幅让利。工业端方面,复合肥走货略有改善,带动阶段性开工率提升,对行情形成一定托底。
市场氛围方面,由于外贸配额出口传闻不断,再叠加期货市场价格反弹,现货价格在经历短暂松动后又有小幅回涨。总体来看,尿素企业订单尚可、库存压力不大,报价仍偏向观望僵持,行情短期仍以“稳中微调”为主。
二、装置检修恢复供应压力抬头
从供应端看,部分检修企业如山西天泽、兖矿新疆、内蒙古天润等装置陆续复产,使得行业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2.7%,环比提升2.4个百分点。预计下周期日产将继续攀升至19.5-20.2万吨。
库存方面,截至11月5日,尿素企业总库存量达157.81万吨,环比增加1.53%。虽然部分地区受环保预警影响,发运受阻导致库存被动上升,但整体仍维持弱平衡状态。短期内,随着农业需求季节性收尾、工业需求释放有限,企业库存有继续小幅增加的趋势。
三、出口配额传闻引关注港口库存创新低
目前港口库存处于年内低位。第45周数据显示,全国尿素港口样本库存仅7.9万吨,环比下降28.18%。其中烟台、镇江、黄骅等港口出货明显。
虽然出口利润依旧丰厚,但由于年内政策窗口尚未完全打开,企业参与海外招标的机会有限。不过市场对2026年出口配额或将放宽的预期较强,这也使得近期国内市场情绪被明显提振。
预计下周港口库存或继续降至5万吨左右。出口方面若有进一步利好确认,将成为价格重新上行的重要支撑点。
四、下游刚需支撑工业需求平稳
农业用肥需求进入尾声,市场重心逐步转向工业用尿素。复合肥行业本周期产能利用率维持在31%左右,环比基本稳定,山东、湖北部分企业略有上调。三聚氰胺行业开工率则小幅提升至53.2%,受河南、新疆装置复产带动,预计下周或达60%。
整体来看,工业需求表现平稳,对尿素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难以带动明显上涨。复合肥企业多以按需采购为主,三聚氰胺装置虽有恢复,但整体仍属于“弱支撑格局”。
五、成本稳定利润空间收窄
本周期煤价略有上浮,天然气价格平稳,尿素企业成本基本稳定。理论测算显示:
固定床煤制工艺完全成本约1600-1700元/吨;
新型煤气化工艺成本约1400-1500元/吨;
主流区域利润水平在-200至+200元/吨之间波动。
由于尿素现货价格低位反弹,部分企业利润略有修复,但下游复合肥受原料上涨影响,利润进一步压缩。45%S复合肥毛利仅约83元/吨,环比减少33元;45%CL复合肥毛利降至49元/吨。可见整个产业链利润空间已明显收窄。
六、短期震荡整理中长期关注出口变量
综合来看:
供应端:日产高位,检修装置复产,供应压力逐步显现;
需求端:农业需求减弱,工业端刚需平稳但新增有限;
库存端:企业库存小幅累积,港口库存降至低位;
政策端:出口配额及印度招标成为影响后市的关键变量。
短期来看,受市场情绪及外贸预期支撑,工厂报价或继续维持坚挺,但新单成交谨慎,行情仍将以“窄幅震荡”为主。中长期来看,若出口政策放宽,或将为市场打开新空间;但若供应持续高位、需求未明显放量,价格上涨仍有压力。整体趋势预计仍以“震荡整理”为主,行情想“起飞”,恐还得等出口政策落地。
农时达点评:眼下的尿素市场,就像一根拉满的弦——一头是高位供应,一头是出口预期。要是出口政策真有“实锤”,市场可能会迎来短期“惊喜”;可若消息落空,那行情或许又会重回弱稳。
可以说,接下来的一两周,是方向选择的关键窗口。工厂的挺价底气,还得靠出口这口“气”。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