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全球农化巨头UPL再次宣布上调其在中国市场的代森锰锌产品价格。
此次调价涉及范围广泛,UPL的调价函覆盖其在中国区的三家核心企业:联磷磷品(上海)有限公司、燕化永乐(乐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联磷磷品(江苏)有限公司的代森锰锌原药及制剂供货价格。这表明此次价格调整不是区域性、局部性的行为,而是基于全球市场格局的战略性决策。
此次调价,是继7月18日UPL将代森锰锌价格上调5%之后,在中国区对代森锰锌的又一次价格调整。UPL之外,全球领先的代森锰锌生产企业利民股份也在相继在今年的3月28日和8月6日发布代森锰锌的调价函,两次调价后,代森锰锌原药及相关制剂产品售价累计涨幅达10%。
无疑,两大农化巨头相继发起两次提价潮,释放出强烈市场信号:代森锰锌新一轮上涨周期开启了。
根据百川盈孚的数据显示,今年代森锰锌市场价格从3月份的2.35万元 / 吨上涨至7月份的2.5万元/吨,涨幅约6.4%,叠加主要原材料乙二胺价格下行,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推升厂商毛利率。截至2025年8月6日,85%含量代森锰锌原药市场均价为2.6万元/吨。截至9月23日,代森锰锌85%原药市场均价为2.75万元/吨,涨幅约17%。当前价格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
多重因素叠加,推动价格上涨
成本上升是推高代森锰锌价格的直接因素。
生产代森锰锌的主要原料包括乙二胺、二硫化碳、硫酸锰等,这些化工原料价格近年来持续走高。特别是受全球能源价格波动影响,化工产品生产成本普遍上升。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药原材料成本同比上涨超过25%。
推高代森锰锌价格的第二大原因是环保成本的大幅增加。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农药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金满足环保要求,这些新增成本最终需要体现在产品价格中。UPL作为跨国企业,其全球统一的生产标准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合规成本。
推高代森锰锌价格的第三大原因是行业整合加速为涨价提供了市场条件。
近年来,农化行业并购重组活跃,市场集中度提高,龙头企业议价能力增强。UPL此次涨价可能引发行业跟随,进一步巩固上涨趋势。国内主要生产商如利民股份、诺普信等企业的定价策略将成为重要观察指标。
推高代森锰锌价格的第四大原因是市场需求旺盛。
代森锰锌作为广谱杀菌剂,在全球农作物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极端气候现象频发,农作物病害发生概率增加,加之全球粮食安全战略的推进,都支撑着代森锰锌需求的稳定增长。这种供需关系的变化为价格上涨提供了市场基础。
作为一款问世已半个多世纪的老产品,代森锰锌凭借广谱、低毒、低残留、高效力以及多作用点等特性成为全球保护性杀菌剂中的“常青树”,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市场张力。2021-2023 年,代森锰锌在巴西大豆上的用药面积增长约 40%,2024 年代森锰锌在巴西的进口量增长近一倍,且在2025 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利好因素支撑,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
代森锰锌此轮涨价潮能持续多久?
业内人士表示,从行业发展周期来看,代森锰锌价格通常呈现3-4年的波动规律。按照时间周期推算,当前正处于新一轮上涨周期的起始阶段。这一判断不仅基于历史规律,更源于当前市场基本面的实质性变化。
此次涨价对产业链各环节带来深远影响。对于利民股份这样的原药生产企业而言,代森锰锌价格上涨直接改善了其上半年的盈利水平。2025年上半年,得益于杀菌剂代森锰锌、百菌清核心产品的量价齐升,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4.52亿元,同比增长6.69%;盈利能力亦呈现显著提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47.13%至2.69亿元。
当然,价格行情大好之下也要求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以应对成本压力。对于下游制剂企业和经销商,则需要重新评估库存策略和供应链管理。而终端用户则需要在防治效果与成本控制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代森锰锌市场价格走势将取决于多重因素的博弈。利好方面,冬季停产检修期临近可能进一步收紧供应,而南半球的采购旺季即将到来可能提振需求。然而,风险因素同样存在,包括农药减量政策的推进、替代产品的研发进展以及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等。面对当前市场形势,建议产业链各环节采取差异化策略。生产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通过工艺优化降低成本,同时加强供应链管理以应对原料价格波动。经销商需要建立更灵活的库存管理机制,避免因价格波动造成重大损失。种植端则可以考虑优化用药方案,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前提下控制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价格上涨可能进一步加速行业整合进程。具有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的大型企业,如利民股份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而缺乏竞争力的小企业可能面临淘汰风险。这种优胜劣汰的过程将促使行业走向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
总之,代森锰锌市场确实已经进入新的价格周期,但这一周期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将取决于供需基本面的动态变化。市场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导向、技术革新和全球市场变化,以更加灵活的策略应对市场波动,在变革中把握发展机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