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钾肥市场仍维持价格双轨制格局,市场可售货源持续紧张,部分贸易商借势小幅拉高报价。国产氯化钾方面,厂家装置开工稳定,60%含量产品到站价集中在3100-3300元/吨,实际成交需按单协商。硫酸钾市场则整体持稳,加工型曼海姆厂家开工率低位运行,资源型装置预计9月复产。整体来看,钾肥供应端压力未减,国产产量与进口量均处低位,货源优先直供复合肥企业,市场流通量有限。短期内进口氯化钾到船情况仍是影响供应补充的关键变量,后续走势仍需密切关注。


一、国内钾肥价格双轨制持续,货源结构性短缺凸显‌

当前国内钾肥市场呈现显著的“双轨制”特征:国产氯化钾在3100-3300元/吨的到站价格区间内保持稳定,而贸易商因可售货源有限小幅调涨报价,反映市场对缺货的敏感性。硫酸钾市场则呈现分化态势——曼海姆工艺厂家因利润压缩维持低开工率,而资源型厂家计划9月复产,预示短期内供应压力难缓解。


二、钾肥供应端收缩与需求端刚性的拉锯‌

从供给端看,国产钾肥虽开工稳定但增量有限,进口氯化钾到船进度滞后加剧供应紧张。数据显示,7月份钾肥进口量较上个月同比减少约17.4%,库存消化至近三年低位,截至目前港口库存维持在170-180万吨左右。需求端则呈现“工厂直供为主、贸易商缺货”的格局,复合肥企业为秋季备料锁定大量货源,进一步挤压市场流通库存。这种结构性矛盾导致价格体系呈现“厂价维稳、市价跟涨”的扭曲状态。


三、国内钾肥市场短期承压,9月或成关键转折点‌

当前国内钾肥市场仍面临供应紧张局面。国产钾肥产量与进口量双双偏低,市场可售货源稀缺,多数资源直供下游复合肥工厂,导致流通环节库存不足。保供企业通过长协锁定低价货源,而非保供企业则被迫承受高价,市场呈现明显价格双轨制。


尽管9月进口氯化钾到货预期增强,边贸及中欧班列运输逐步恢复,但短期供需矛盾难以缓解。国际钾肥价格波动、港口通关效率等问题叠加秋季备肥需求回升,进一步加剧市场不确定性。若进口补充不及预期,贸易商惜售可能推动价格阶段性上涨。

点赞(32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