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去年秋种之前曾做过调研,农民普遍对尿素的价格比较满意,对磷肥和复合肥的价格则很不满意。很多农民都有疑问,为何尿素的价格这么便宜,磷肥和复合肥的价格却那么高?

时至今日,这种状况依然没有改变,甚至愈演愈烈。目前的尿素价格基本同去年持平,农民的满意度仍然非常高;但磷肥和复合肥价格大大高于去年同期。复合肥价格高主要是来自于磷肥价格上涨的驱动。因此,磷肥价格成为农民不满意的焦点。可以预见,如果磷肥价格不降,今年秋种农民对磷肥和复合肥的价格会更加不满。 

尿素的单养分价格为39元左右;钾肥的单养分价格为53元左右;64%磷酸二铵的单养分价格在60元左右;55%磷酸一铵的单养分价格62元左右。如果把磷肥中氮元素的价格按照尿素中氮的价格测算,磷元素的单养分价格就更高。因此,农民对磷肥价格的不满是理所当然的。

磷肥价格高的原因的是受到磷矿石和硫黄的支撑,成本居高不下。不降低磷矿石和硫黄的价格,磷肥的价格就很难降。

如何降低磷矿石和硫黄价格?有两种方案:一是从供应端发力,增加磷矿石和硫黄的供给,这是供给侧方案;二是限制磷肥的出口,降低磷肥的开工率,减少磷矿石和硫黄的需求,从而倒逼磷矿石和硫黄降价,这是需求侧方案。

硫黄是石油、天然气加工的副产品,供应几乎不会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增减。因此,指望通过增加供给的方式来降低硫黄的价格不现实。增加磷矿石的供给同样面临着产能、安全、环保、地方政策等诸多限制,也很难实现。因此,在年初的时候,笔者就预测通过增加原料供给来实现磷肥降价的目标难以实现。半年多过去了,磷矿石和硫黄价格居高不下,证明了降低磷肥价格的供给侧方案行不通。

今年1—6月,我国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的出口总量仅为8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了60.4%和72.5%,是近几年的最低水平。可见磷肥出口明显收紧,但磷肥价格依然高居不下,难道需求侧的方案也无法降低磷肥价格吗? 表面上看是这样,但今年1—6月,我国共出口了氮磷两元素复合肥218万吨,同比增长了387.8%;出口了三元素复合肥45万吨,同比增长了176.7%;不包括小包装的含磷化肥出口同比增加了114万吨。虽然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直接出口同比大幅减少,但磷肥的间接出口同比大幅增加,实际的效果是没有限制住磷肥的出口。因此,通过限制磷肥出口的方式来降低磷肥价格的需求侧方案不是行不通,而是被一些企业钻了空子,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农民的满意度是衡量化肥保供成功的根本标准,农民关心化肥的价格,磷肥的价格离农民的期望值还很远。现在离秋种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磷肥的保供还需要再发力。

据传,有关方面已经暂停了复合肥和小包装的出口,堵住了漏洞。笔者对此表示赞同,希望新的出口新政能够实现优先保证国内供应、降低国内磷肥价格的目标。

点赞(32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