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我国二铵出口仅1.17万吨,一铵出口0.1万吨,几乎零出口;前三个月累计出口量也远低于去年同期。这透露出一个明确信号:磷肥出口受限,国内供应优先。


去年此时,磷肥出口配额已公布,但今年直到4月下旬,政策仍未明朗。尽管4月出口数据尚未公布,但业内人士推测,情况应与3月相差无几。


当前,磷肥价格畸高,一吨64%的二铵价格竟相当于两吨多尿素。磷肥企业常以成本支撑为由,不愿降价。这无可厚非,企业不可能亏损保供。但降低成本就真的无解了吗?当然不是,限制出口便是有效手段之一。


有人认为,放松出口能缓解企业亏损,但这无异于“抱薪救火”。真正能降低磷矿石、硫磺和磷肥价格的,是需求侧调控,即减少磷肥出口。


通过限制出口倒逼企业减产停产,虽然残酷,但从全局看,牺牲少数企业利益是为了保障大局。毕竟,相比尿素零出口的“铁腕政策”,磷肥企业已算“网开一面”。现实却让人失望:二铵价格不降反涨,还采取搭配、限售等手段,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限制出口虽见效慢,但只要坚持,磷肥高价终将回落。希望磷肥企业别再炒作出口,拉经销商下水也改变不了趋势。保供稳价才是硬道理!


点赞(411)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