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布的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全文六个部分,包括了粮食生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县域经济、乡村建设等重要内容。其中第19条中的一句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精准划定禁烧范围,依法依规落实禁烧管控要求。”
这并非全面放开秸秆燃烧,也不是延续以往的“一刀切”式全面禁止,“精准划定禁烧范围”是关键所在。
意味着各地要依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哪些区域严禁焚烧秸秆,哪些区域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有序焚烧。这一转变代表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避免政策执行简单化的用心。
精准划定秸秆禁烧范围能有效平衡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我们可以提前探讨一下,秸秆政策不再“一刀切”,而是用更加科学的限烧代替禁烧,将会对农资企业产生什么影响?
农药行业
精准和差异化产品优势更显著
秸秆禁烧对农药企业的影响是最大的。农民喜欢焚烧秸秆,是因为能起到清除部分田间害虫、杂草和病菌的效果,如果“一刀切”式政策松绑,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的销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但也存在潜在机遇,焚烧秸秆并不是万能的,对一些土传病害、抗药性害虫、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害效果有限,因此这类针对性更强的农药产品,和差异化产品受到的影响较小,甚至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而环保型农药,如生物农药、纳米农药则依然是未来的发展大趋势。
化肥行业
有机肥与土壤改良剂存在机遇
秸秆焚烧对土壤有利有弊,产生的草木灰富含钾元素,可能代替部分钾肥,对钾肥需求产生冲击。但长期焚烧也会破坏土壤,降低有机质含量,对化肥需求量反而提高。
在焚烧秸秆的区域,土壤可能出现养分失衡的问题,调土改土的定制化肥料或许会大受欢迎。其他如有机肥、腐殖酸、微生物菌剂等土壤修复剂,也会迎来良好的推广机遇。
此外,无论是农药还是化肥行业,做作物综合管理方案都是最优解,将秸秆焚烧的最优政策与用肥用药结合起来,帮助种植户减药减肥,提升收益,增强客户粘性,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无论如何,秸秆焚烧仍然是弊大于利,无论是禁烧还是限烧,都有其道理和依据,农化企业都能在其中找到机会点。最关键的仍在于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将政策变化转化为新的市场增长点,快速响应政策导向,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可持续布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