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行业卷到卷无可卷的时候,就像一个落水的人要拼命挣扎一样,总希望能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从而得以续命。

1

农资界正呈现出“两极分化”态势

大家有没有发现,如今的农资经营行业,已经出现了特别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也就是生意差的农资店越来越差,生意好的农资店越来越好,这看似是一种现象,其实也是农资时代发展的必然。

随着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增及土地流转进一步加剧,种植户偏向于经营实力及技术服务更加成熟的农资店,而抗风险较差或缺乏技术服务的农资店,在面对日渐零落的农资生意,该何去何从?其实大家已经站在了的十字路口,迈不过当前这道坎,未来的路?注定只有迷茫。

农资店老李:“曾经我以为岁数大了,可以在这间经营了近30年的门店里退休,却不料发生了这样的变故,从前年开始,农资店生意就不好做了,请客送礼没用、降价促销没用、送货上门没用、赊欠货款也没用;最可气的就是赊销,老客户都开始转投规模较大的农资店,那些农资店都是现款,客户兜里没钱的时候,这才想起我。

但他们貌似对各种农资出厂价都了如指掌,不但赊账,还把价格砍到几乎零利润,我拿真金白银给他们服务,却还要承担种植户的种植风险,本来就没有了销量,如今还要透支利润,农资生意,我还能坚持多久?

随着农资销售多元化发展,种植户选择农资的渠道更具有自主性,当种植户打破农资市场区域限制,传统以地域销售为主的农资老板,在本地客源急速流失,却又无法获取外地客源,只出不进,生意越做越小,则成了必然。

在客源减少的大环境下,传统农资经销商为了生存,往往都会采取拼价格的方式,来吸引客户的眼球;所以,价格战不仅成为传统经销商得以续命的唯一手段,更是成为潮流经销商为门店引流的不二法宝。

“你永远不要企图感化你的敌人,对待敌人的最有效手段,便是征服。那么,征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用价格把对手砸死”“他家的价格便宜吗?我家的其实更便宜”“谈什么促销、谈什么服务、谈什么品牌,要哪些虚头八脑的东西干什么?我按裸体价卖给你,就问你要不要吧”

以上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只是在硝烟弥漫、战况惨烈的价格战中,又有哪位老板能够独善其身?如不能冲出重围,就只能倒在时代的大环境里。

2

农资破局=破产?谨慎一失足成千古恨

每个人都在局里,每个人却又不愿意面对被对手砸死的结局,破局,则成了每一位农资经销商最迫切的梦想。

无论是宛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农资大卖场,还是新鲜又懵懂的网上冲浪,又或者销售渠道下沉至终端,人们在不断尝试新的销售方式,都想利用一些新生事物来制造潮流,亦或开辟一条相对宽松的新赛道。

殊不知,新的事物就代表着未知,而未知又需要时间来印证,想要弯道超车,就要承受翻车的风险,况且,更多所谓的新事物,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罢了,搏一波眼球后,只留下一地鸡毛。

其实,真正的破局,在于要拥有真正的创新,没有创新的破局,就有可能导致数十年的积累,瞬间付之一炬。

在如今经济环境下,稳重求变则是王道,即便冲不出重围,但保住自己不被时代淘汰,或许比乱折腾、瞎折腾更具有意义。

虽说穷则思变、不破不立,但若没有真正被逼到悬崖边上,有谁会有向前一跃的勇气?

3

聚焦作物,

会成为农资市场未来的主赛道吗

无论一个行业多低迷,都有引领市场的强者,无论一个行业有多么朝气蓬勃,也都不乏失意者;而农资行业之所以还没形成寡头,就是相对而言还有一定的利润可图,百家争鸣,想要脱颖而出,机会还是偏高于其他行业的。

众所周知,如今的时代,是新旧更迭迅速的时代;如今的农资市场,更是处于一觉醒来就有可能变天的时代,所以,如何求变,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笔者不想给大家列举出一大堆啰里啰唆的八股文,更不愿为赋新词强说愁,笔者最大的荣幸就是近两年结识了一些农资界的佼佼者,在他们光芒万丈的背后,其实都有一个共性,那便是“采取新媒体+技术服务”的模式,打破传统销售区域限制,将农资生意以方案的形式做向全国各地。

新媒体和技术服务看似是两个个体,其实又是一个整体,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借用新媒体的渠道,将技术服务向更远、更具体的用户输送。

当然,这种模式不能像线下那样大而全,而是采取小而精的模式,无论是聚焦作物,还是聚焦区域市场,都是目标明确、定位清晰。

但这种方式也有较大的局限性,比如今年的阳光玫瑰,当一个产业崩盘时,围绕在其周围的产业链,也会随之崩溃。

点赞(321)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