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钾肥行情高企,去年底对行情误判、有钱无货的经销商,应该如何对冲当下的行情风险?


优化产品结构是对冲当下行情风险的措施之一。如何优化产品结构才能规避高行情风险?


首先,是产品种类的优化。春耕底肥施肥阶段,可以适当把手头资金投入到有机类肥料上,鼓励农户增施有机肥,替代部分磷酸二铵和高含量复合肥。特别是在经济作物地区,农户对有机肥的施用已经有了共识。高品质的有机肥还有较大的增量空间,可以与化肥形成错位竞争。


其次,是营养元素的优化。近期,钾肥和尿素都呈现价格上涨的趋势。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为了避免出现行情踏空的风险,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营养元素,对相关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


以山东胶东半岛地区为例,在春播花生施用底肥时,可以适当增加钙肥的品类。如硅钙钾镁肥、牡蛎钙土壤调理剂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建议鼓励农户使用这类产品来替代一部分复合肥,这样能更好地满足花生生长需求,优化施肥效果。


在胶东半岛一带,氮磷钾施用量较大,部分农户有过量施肥的习惯,误以为只有充足的氮磷钾就可以“喂饱”花生。其实大部分耕地和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处于“饥渴”状态,对氮磷钾则是处于“过剩”状态。农户可用此类产品替代部分复合肥,并将其与复合肥配合施用。如此一来,多种营养元素得以均衡搭配,能够为花生提供更为优质的营养供给,进而帮助农户收获更多的收益。


再次,是差异化复合肥的选择上。提到差异化复合肥,多数人总会将其与高价格联系起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疫情期间,浙江金华经销商钱建设有一个观点:行情高高在上时,优先选择一线品牌厂家零售价格较低的差异化产品。当时的氮磷钾均在高位运行,他备货前就和芭田公司的业务经理沟通,最终决定优先选择芭田公司旗下价格相对较低的差异化品种。因为一线品牌厂家的产品有质量保证,添加各类助剂的低含量复合肥会受到更多农户的欢迎。化肥行情较高时,无论是批发商、零售商,还是农户,选择时都会有焦虑情绪。他们一方面想要控制成本,另一方面又对产品质量有所顾虑。具有品牌光环的一线厂家低价格产品,会格外受到欢迎。对于批发商而言,在选择这类产品时动作一定要快,毕竟厂家的库存通常是比较有限的。


当然,并不鼓励经销商把全部的资金押到以上三类产品上,毕竟传统复合肥是大路货,资金应该优先配置传统复合肥采购,部分资金用到以上三类产品的采购。经销商不能过于担心差异化产品形成库存,毕竟行情高企、终端市场货源紧缺期间,传统复合肥可以撬动差异化产品的销售。


行情高企时,各级经销商可以通过优化产品结构降低经营风险,厂家的应对措施也同样重要。毕竟快速上涨的行情,容易快速跌落,当下再大笔采购原料风险较大。根据现有原料,适当调整适合经销商流通的产品种类非常关键。


点赞(24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