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部门最近一直在重申:氮、磷肥供应充足,保供形势好于去年。从数据上看,国内化肥明显供大于求,但实际情况是供应紧张,化肥价格居高不下,尿素价格比去年同期高出500元/吨以上,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归结起来,有三个原因:

一、区域错配

据传,新疆、内蒙、东北等地的化肥库存较高,其它的省份还处于缺肥状况,严重的区域错配造成化肥价格居高不下。


相关部门可能也注意到了这点,在1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要求要做好跨区域的化肥调剂调运工作。


二、农民提前购肥

前两年,东北等地的农民饱受化肥涨价之痛,今年担心后期化肥价格上涨,因此纷纷提前购肥。农民购肥时间的改变造成表面上化肥社会库存并不高,支撑了当前的价格,但需求已经被透支,为后期化肥价格的暴跌埋下了伏笔。


三、国家淡季化肥商业储备吸纳了流动性

国家淡季化肥商业储备第一批投放市场的时间是3月份,最后一批的投放时间是6月份,较过去推迟了一个月,但农民购买化肥的时间反而提前了,造成了化肥供应和需求时间的严重错配。


近两年的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发挥的作用并不好,从长期看,需要改变顶层设计,借鉴生猪的收储做法:取消淡季化肥商业储备,建立国家化肥储备,高抛低吸,不仅能让财政投入产生收益,而且能有效地熨平价格的波动,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尿素的最近涨价,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综合以下8个原因来判断,尿素必降! 

1:尿素结转高库存

去年中国氮肥(包括硫酸铵、氯化铵、氮磷两元素复合肥、胶合板和三聚氰胺)折合尿素出口比上年减少240万吨,尿素产量同比增长270万吨,合计增加510万吨的尿素供应。


而农业消费很难有大幅的增长,因此大量的氮肥库存将结转到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判断氮肥和磷肥供应充足是成立的。之所以淡季价格大涨是因为经销商的过度储备,一旦过度储备的化肥被释放,必然会造成尿素价格的大跌。


2:商业储备抛储的压力渐近

按照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的规定,入储时间只剩2月的最后半个月,入储的货越来越少,抛储的压力越来越大。


3:气头尿素全面复产

当前气头尿素全面复产,尿素产量将超过16万吨/日,达到或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4:煤价大跌,尿素企业利润大增

近期煤炭价格连续大跌,煤头尿素的利润空间扩大。当前固定床和气化床尿素利润分别高达400元/吨和700元/吨以上。同时,气头尿素生产利润高达800元/吨左右。尿素生产利润高企,必然会带来产量的一定增长。


5:国际尿素价格倒挂

国际尿素价格低于国内,必然造成合成氨、氮磷两元素复合肥、尿素、三聚氰胺、硫酸铵、氯化铵出口的减少,增加国内的氮肥供应。


6:小麦和油菜追肥基本结束

今年很多的尿素直接追肥被氮钾肥和复合氮肥所替代,减少了尿素的农业直接用量。即使少数地方追肥尚未结束,但考虑到替代作用,后期直接用尿素追肥的量会很小,大量补货的可能性不大,小麦和油菜用尿素追肥接近尾声。


7:前期复合肥订单执行接近尾声

复合肥企业都有前期的低价订单,但经过3个多月的生产,复合肥企业前期的低价订单基本执行完毕。在国际尿素价格低迷、煤炭和硫黄价格大跌的情况下,复合肥企业按新价格很难收到新的订单,后期可能面临着降低开工率的压力,从而减少对尿素的消耗。


8:工业需求出现负增长

虽然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房地产刺激政策,但即使一线、二线房地产复苏,三线、四线城市很难有起色,总量上仍不乐观。全球的房地产也都不景气,今年胶合板和三聚氰胺的产量一定会负增长,指望工业需求来支撑尿素价格怕是要失望了。


总的来看,之前支撑尿素的所有利好都已经消失,而短期之内又面临着刚性需求缺失、供应增长和抛储的压力,因此判断尿素价格很可能会出现大幅下跌。:

点赞(56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