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冬储正在进入关键的时期。在正常年份,复合肥企业开展冬储高度依赖各类线下会议和活动,但今年由于疫情防控,不能开会,不能见面,只能微信交流和电话沟通,造成营销不是很畅通。加上肥料行情反常,淡涨旺跌,忽高忽低,风险增大,增添了销售的难度。
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本就属于存量市场的复合肥行业,品牌分化现象更为突出。尤其是在较量激烈的冬储市场,老品牌、大品牌与新、小、弱品牌之间的争夺更显白热化。
复合肥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市场成熟,竞争充分。其中的老品牌、大品牌,渠道畅通,网络健全,市场影响力大,知名度高,处于市场优势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相信同行们也会心照不宣。
从今年冬储看,老品牌、大品牌前期冬储收款优势凸显,区域渠道商、总经销忠诚度高,依赖性强,响应厂商冬储打款政策,首先无条件还清前期的尾款,接着力所能及地打了预付款,或多或少,态度诚恳,相互配合,成就彼此。
据了解,今年大品牌、老品牌复合肥企业,冬储第一阶段打款总额占比平均达到50%左右,少的企业在30%,多的企业甚至达到70%。打款情况虽比往年有所下降,操作也比往年更加谨慎,但总体进度尚属乐观。
与之对照,新、小、弱品牌企业尽管更加努力,付出更多时间和更大精力,但收款并不理想,预计冬储收款仅占其冬储总额的30%左右。这些品牌处于市场劣势地位。这几年由于经济不景气,外加疫情严重,竞争惨烈,这些弱、小品牌可谓步履维艰,经营惨淡。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在经济社会中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复合肥行业将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品牌,老品牌充分发挥自身管理、资金、技术、设备、基地、原料和风控的优势,多采取多品牌、多品种、多渠道、多商家,以及扁平化,终端化经营与销售,上游有原料,下游有市场,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市场竞争,大品牌、老品牌占据有利地形,新、小、弱品牌如何应对?
一是深耕新市场。目前是冬储中期,也是收款的关键期。新、小、弱品牌务必沉下市场,尤其是大企业鞭长莫及的空白市场或者薄弱区域,克服困难,多收款,早收款,能收尽收,应收尽收,争取第二阶段收款有所作为,有所改变。
二是发展新客户。冬储销售淡季是开疆拓土的有利时机,也是择优劣汰调整期。许多经销商想发展新品牌,寻求新伙伴,这为新品牌、弱小品牌开拓新市场、发展新客户带来了难得契机。正所谓:一个要嫁,一个娶,两情相悦,一拍即合。
三是推出新产品。新品牌或弱小品牌,不是一无是处,不是毫无机会,只要能给经销商或者种植户带来差异化的新型肥料,带来新希望、新发展、新机遇,新模式,就不愁没有生存之地和发展之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