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间,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丰股份”)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周京和董事杨进华的书面辞职报告。


其中,周京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战略委员会委员及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职务;杨进华因根据《中国中化企业领导人员公司外兼职管理细则》的要求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周京与杨进华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图片


同时,辉丰股份还于10月27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补选公司非独立董事的议案》。为保证董事会的正常运行经董事会提名、提名委 员会资格审查,同意提名施伟锋、裴彬彬任公司非独立董事,并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任期为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本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记者了解到,就在辉丰股份发布上述公告的当晚,该公司同步发布了第三季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辉丰股份营收约2.19亿元,同比增加4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323万元,同比下降347.45%。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辉丰股份还净赚1146.53万元,而到了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亏损323万元,这也表示第三季度辉丰股份亏损超1400万元。


图片

辉丰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情况


其实,近年来受环保问题以及收购纠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辉丰股份“风雨飘摇”,一度行走在退市的边缘。


2018年,因生产车间实施停产整治,公司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自2018年8月14日开市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辉丰股份”变更为“ST辉丰”。又因2018年至2019年连续两年亏损,自2020年4月29日开市起公司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辉丰”;2022年公司成功摘帽。


然而“摘帽”不到一年,辉丰股份又陷入持续亏损。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68亿元、2.31亿元、2.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55亿元、-4.67亿元、-1.55亿元。三年总的营收仅7.79亿元,而亏损就达10.77亿元,呈现入不敷出的态势。

据悉,作为农药企业,辉丰股份的“环保原罪”曾是市场关注的焦点。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江苏期间,查出公司长期偷排高浓度废水、伪造监测数据,甚至将危险填埋地下,导致周边土壤重金属超标10倍以上。为此,辉丰股份被罚款7600万元,多名高管被判刑,股价也从2018年的6元/股暴跌至2元/股附近。

然而,环保问题的“后遗症”远未结束。2024年6月,生态环境部开展农药行业专项检查,发现辉丰股份子公司华通化学仍存在“废气处理设施闲置”“危废台账造假”等问题,被处以280万元罚款并责令停产整改。此外,当地居民因历史污染问题持续上访,地方政府对公司的监管趋严,部分厂区已被列入“退城入园”搬迁计划,搬迁费用预计需5-8亿元,进一步加剧资金链压力。

除了业绩烂摊子,辉丰股份还陷入“诉讼漩涡”。与安道麦的官司纠纷以及投资者的集体诉讼更是加剧了公司的经营压力。

点赞(326)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