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长巴利勒·拉哈达利亚宣布,B50棕榈油基生物燃料已完成实验室测试,目标于2026年下半年全面实施。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是能源转型的里程碑,更是钾肥需求的“历史性拐点”。在棕榈油产业扩张与价格支撑的双重驱动下,钾肥市场或迎来十年未有的量级突破。

1、政策背景:生物柴油驱动的产业革命‌

2025年10月,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长巴利勒·拉哈达利亚宣布,B50棕榈油基生物燃料已完成实验室测试,目标于2026年下半年全面实施。这一政策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柴油进口清零”减少能源依赖,但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重塑印尼棕榈油产业链——从种植、加工到出口的全面变革。

作为全球最大棕榈油生产国,印尼2025年1-7月毛棕榈油产量达3349.6万吨,同比增长11.11%。然而,B50计划需消耗1973万千升棕榈油基生物燃料FAME,叠加油棕树老化——超20年树龄人工林面积扩大,长期供应压力凸显。为应对挑战,印尼政府计划新增230万公顷油棕种植园,这一举措直接推高了钾肥需求。

2、钾肥需求:从“刚需”到“爆发式增长”‌

油棕种植对钾肥的依赖远超其他作物。全球数据显示,棕榈树钾肥用量占比达8.0%,是氮肥(1.4%)和磷肥(1.9%)的5倍左右。按每公顷年需300~600公斤钾肥(K₂O)计算,新增230万公顷油棕园将每年带来69万-138万吨钾肥需求。

进口数据已提前印证这一趋势。2024年印尼氯化钾进口量344万吨;而2025年1-7月进口量飙升至310万吨,同比激增47.6%,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此外,马来西亚同期进口量达128万吨,增速同样为47%。整体来看,“两国占全球棕榈油产量90%,其钾肥进口同步暴增,直接反映生物燃料政策驱动的种植需求升级。”业内人士分析称。

3、市场支撑:棕榈油价格与钾肥需求的正向循环‌

棕榈油价格的坚挺为钾肥需求释放提供了关键支撑。丰隆投资银行(HLIB)指出,拉尼娜现象可能重现、B50政策落地及产量增长放缓担忧,将推动原棕榈油CPO价格在中短期内保持高位,预计延续至2026年第一季度。

随着CPO价格上涨,种植户对化肥的可负担性增强,施肥积极性大幅提升,进一步推动钾肥需求向新高迈进。此外,印尼B50政策的实施不仅将减少棕榈油出口,短期可能影响全球供应,更将带动钾肥需求持续增长。若全球其他棕榈油生产国马来西亚、泰国等跟进类似政策,钾肥市场或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点赞(211)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