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注意查治三代棉铃虫、甜菜夜蛾、花生叶斑病等通知。其中多款药剂被推荐使用,主要情况如下:

三代棉铃虫防治

各地要掌握棉铃虫田间发生动态,特别是其在花生、高粱、玉米等作物上的发生情况,要深入田间做好普查和调查工作,指导农民科学防控,花生田可以结合防治甜菜夜蛾进行统一防治,玉米田目前害虫已经进入花丝和果穗危害,建议各地在执行一喷多促的基础上加入杀虫剂同时兼防玉米螟。

花生田可以选择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25-30毫升/亩,玉米田可选用5%氯虫本甲酰胺30-50毫升/亩,或522.5克升氯氰▪毒死蜱乳油70-100毫升/亩。注意高粱田禁止使用有机磷杀虫剂,避免产生药害。当前正值高温季节,防治作业一定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避免人畜中毒事故发生。

甜菜夜蛾防治


当前正值甜菜夜蛾等迁飞性害虫发生的高发期,请大家一定加强监测,及时掌握害虫发生动态,科学指导防控。甜菜夜蛾世代重叠严重,抗药性强,防治过程中一定注意轮换施药。

药剂防治。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盛期至2龄幼虫盛期。大豆田可以采用20%高氯▪辛硫磷乳油,80-100ml/亩;10%甲维▪毒死蜱乳油55-60ml/亩;其他作物上,可参考如下登记在甘蓝上防治甜菜夜蛾的药剂防治:10亿PIB/毫升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70~100毫升/亩、虫酰肼24%悬浮剂50~60毫升/亩、虱螨脲5%乳油30~40毫升/亩、2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6~8毫升/亩等均匀喷雾。注意喷雾时容易使幼虫假死落地,除注意喷洒到叶背外,还应喷洒地面。连续施用2~3次,隔5~7天1次。宜在清晨或傍晚6点后幼虫外出取食活动时施药。

花生叶斑病防治

当田间叶斑病病叶率达20%时,可以开始用如下药剂防治叶斑病兼治疮痂病:亩用200克/升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15毫升与300克/升苯甲·丙环唑水分散粒剂15毫升或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2000倍液等喷雾处理,视病情严重程度喷雾2-3次,间隔7-10天,注意抗药性,要做到交替用药。

注意事项:含有嘧菌酯类药剂不能与有机硅和乳油类药剂混用以免产生药害;防治作业宜选择在上午9点前下午4点后,1小时内有降雨不要施药。

点赞(329)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