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氯化钾市场供需双驱动,价格稳中有升。截至9月巴西颗粒钾价格达360美元/吨,较年初涨22%。供给端受俄白减产冲击,乌拉尔钾肥等企业上半年减产40万吨,白俄因设备安装削减100万吨产能,叠加中东局势扰动,加剧市场紧张。需求侧保持韧性,印尼进口量同比激增48%至256万吨,马来西亚创107万吨新高,中国进口降幅仅2.5%优于预期。短期价格获三重支撑,必和必拓加拿大项目延期至2027年、老挝暂停万象等地区的钾盐开采,叠加印尼新招标价384美元/吨,预计2025-2026年供不应求格局延续。

1、市场现状:价格普涨与区域分化
尽管当前国际氯化钾价格因市场需求低迷出现了小幅下调的趋势,但截至2025年9月全球氯化钾市场较2024年出现显著的价格上行态势。巴西颗粒钾CFR价格达360美元/吨,较2024年底上涨22%;东南亚标准钾价格区间上移至370-390美元/吨,涨幅达23%。这种普涨背后存在区域分化特征,东南亚因棕榈油产业扩张需求激增,而中国市场受大合同延迟交付影响呈现弱稳态势。价格地图的重新绘制,折射出地缘政治与农业经济交织下的市场新秩序。

2、供给端收缩:三重冲击叠加

传统产线减产‌:俄罗斯乌拉尔钾肥与欧化集团二季度联合减产40万吨,白俄罗斯因设备安装削减100万吨产能,导致5-6月俄铁氯化钾运量锐减。两大传统出口国的收缩,直接削减了全球约8%的供给弹性。

地缘政治扰动‌:中东局势紧张引发对以色列死海钾盐、约旦阿拉伯钾肥公司供应链的担忧,这部分占全球贸易量15%的产能面临不确定性。

新增产能延期‌:必和必拓加拿大Jansen项目推迟至2027年,老挝万象钾盐项目暂停,使2025-2026年新增产能缺口达300万吨。供给端的结构性塌陷,为价格持续上行埋下伏笔。

3、需求端韧性:四维驱动格局

粮食安全战略‌: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各国加大粮食生产投入,氯化钾作为基础肥料需求刚性增强。

生物燃料扩张‌:玉米制乙醇需求增长带动种植面积扩大,美国中西部钾肥需求出现超预期反弹。

棕榈油溢价传导‌:东南亚棕榈油价格维持高位,印尼、马来西亚钾肥进口量分别激增48%至256万吨,创107万吨历史新高。

补库周期启动‌:今年1-8月份,中国进口钾肥降幅显著低于预期,印度库存消化完毕,四季度采购窗口即将开启。这种多维需求支撑,使市场对价格回调的预期持续落空。

4、未来展望:短期紧平衡与长期重构

价格走势‌:印尼Pupuk公司Q4招标价384美元/吨确立底部支撑,巴西季节性需求回落可能带来5%-8%的温和回调,但整体仍将维持360-400美元/吨的箱体震荡。

产能释放‌:2027年Jansen项目投产后,全球产能将新增800万吨,但消化现有库存仍需18-24个月过渡期。

战略转向‌:各国可能加速钾盐资源自主化进程,加拿大、俄罗斯等资源国的地缘溢价或成为长期定价因子。这种紧平衡状态,正在重塑全球农业投入品的交易逻辑与风险管理模式。

点赞(29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