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工业生产大国,十年前就贡献过世界四分之一的尿素贸易量。尤其是2013-2015的这三年,累计向国外出口超3000万吨的尿素。那几年,我国尿素日产量维持在20万吨或以上。2025年,我们的尿素日产量已经达到前高水平。


这两天粗略统计了一下国内所有90余家尿素企业的生产能力,理论上,国内所有尿素企业满产状态下已经达到22万吨的日生产能力。未来两年,产能还在极速扩张……


据了解,心连心(九江,新乡、新疆、广西)、晋煤(安徽、新疆)、灵谷化工、华鲁恒升(荆州、德州)、潞安集团、昊源(新疆)、河北东光、河北正元、新疆新冀能源,一众企业两年内都有50-100万吨不等的新增产能陆续释放。而大家头脑中的传统“落后产能”大省——山西省,其省内企业也并没有“急流勇退”的打算,而是迎难而上“练内功”。在此情况下,如果没有产能的退出,理论上我国在2027年底将拥有25万吨的尿素日生产能力。


25万吨的日产太唬人了,那是未来两年理论上的满产状态,未来两年,我们很有可能看到22万吨的常态化日产。

日产的升高,会改变很多事情:

①它会压低尿素价格。产能大肆扩张以至远超内需后,到达成本价几乎是必然的,成本线以下的价格出现也是时间早晚的事儿。尿素真正的内卷时代还未到来。

②足量供应国外。全年不出口的情况不再有,全年无休止的出口可能成为常态,年度供应国际1000万吨的出口盛况将再现。

③“老破小”、无强大资金支持、公司高层对发展尿素意志不坚定的企业将被淘汰。我们知道,历史上曾有192家尿素企业星布祖国大地,目前已经消失一半。以山东为例,之前多达十余家尿素企业,目前还剩5家(瑞星、华鲁、联盟、明泉集团、兖矿鲁南),聊城鲁西、德州平原、泰安阿斯德、淄博齐鲁、临沂恒通等已先后淡出尿素舞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该来的总会来。

但是,未来还没来嘛,我们目前仍然保持20万吨及以内的日产量,国内工农业需求仍然较为强劲,目前的整体社会库存量仍然不高,我国出口政策有了重大调整……未来一年的尿素仍会在政策端、下游采购情绪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下、天气变化下发酵、酝酿着机会!

点赞(32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