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中旬,国内秋季肥市场逐步迈入关键备货阶段。尽管前期走货节奏偏缓,但随着终端用肥时间窗口不断收窄,企业正加速铺货进程,推动货源向基层下沉,预计8月下旬至9月中上旬,河北、河南等主产区小麦肥到货量将迎来明显提升。
企业铺货提速,价格调整空间有限
当前,企业以秋季小麦肥铺货为核心,价格调整意愿较弱。今年小麦肥启动时间较往年有所延后,多地到货进度落后于去年同期,终端市场缺口仍存。为保障秋季用肥供应,企业正通过优化物流、加强渠道对接等方式加快货源下沉。同时,企业当前多有一定量的待发订单支撑,叠加原料成本波动幅度较小,进一步降低了主动调价的必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原料成本对小麦肥价格形成明显支撑。尤其是磷酸一铵价格持续高位,推动中磷、高磷类小麦肥价格保持坚挺。以45%含量小麦肥为例,同含量高磷肥较高氮肥价格高出约300元/吨;具体到45%CL(18:22:5)产品,当前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约50元/吨。不过,高价也抑制了中下游接货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市场铺货节奏。
产业链开工回升,利润承压制约价格弹性
为满足终端用肥需求,同时抓住部分产品出口窗口期,近期化肥产业链开工负荷整体提升,其中磷酸一铵、钾肥环节表现尤为明显。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钾肥开工率仍处低位。从价值链利润看,今年产业链整体盈利空间狭窄,部分产品甚至处于理论亏损状态。
以磷酸一铵为例,8月中旬理论利润为-118元/吨,较7月初下降30元/吨,较去年同期大幅缩水500元/吨;尿素、复合肥利润同样低于7月初及去年同期水平。微薄的利润空间大幅压缩了产品让利余地,这也是近期氮、磷、钾原料价格维持窄幅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磷酸二铵:成本支撑强劲,跌幅受限
在秋季市场中,磷酸二铵与复合肥在山东、河北等地形成直接竞争。近期,磷酸二铵因需求释放延后,行情呈现疲软态势,但跌幅有限:仅57%含量产品价格出现小幅下滑,64%含量产品价格仍保持稳定。
从成本端看,磷矿石价格持续高位,硫磺价格高位震荡,为磷酸二铵提供了强有力的成本支撑;同时,国际市场价格走高且出口顺畅,进一步对国内市场形成利好。磷酸二铵价格的相对坚挺,客观上为复合肥市场创造了更有利的竞争环境。
极端天气频发,区域用肥需求受扰
2025年气候特征表现为气温偏高、降水不均及极端天气增多,对夏季至秋季农作物生长影响显著。近期,全国大部分农区气温接近或高于常年,其中新疆、西北地区、华北西北部、黄淮、江南及四川盆地北部等地出现高温少雨天气,甘肃东部、陕西关中、四川盆地北部等地农田出现轻到重度缺墒,对春玉米灌浆、夏玉米授粉、棉花花铃生长及大豆开花结荚造成不利影响,部分猕猴桃、柑橘等经济林果出现日灼现象;江西、浙江等地高温天气持续5-7天,不利于一季稻抽穗扬花。此外,江淮、江汉、四川盆地前期的明显降水,也对玉米、水稻等秋收作物产量形成及露地蔬果采收产生干扰。
未来10天,降雨将呈现南北两条雨带:东北地区、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部及江南南部、华南、西南地区大部降水集中;而黄淮、江淮、江汉东部、江南中北部仍将维持高温,日最高气温达35-38℃,可能引发一季稻花粉败育、灌浆受阻,导致结实率下降。
总结:需求后置但冲刺在即,市场或迎集中到货
整体来看,今年极端天气频发对部分区域农作物生长形成扰动,间接影响了农户用肥积极性,导致需求启动缓慢、呈现后置特征。但随着备货时间不断压缩,企业正加快小麦肥铺货进度,推动货源向基层下沉。预计8月下旬至9月中上旬,河北、河南等主产区小麦肥到货量将显著增加,市场或迎来一轮集中补货行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