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新安股份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浙江开化合成材料有限公司(下简称“浙江开化”)和控股子公司湖北皇恩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湖北皇恩烨”)于6月末分别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人民币2,000万元和1,069.15万元(未经审计),合计3,069.15万元,占公司 2024 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59.70%。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相关规定,这些补助将直接计入损益,预计对公司2025年度的利润总额产生积极影响。
01
财务输血
高占比或凸显业务承压现状
3069.15万元补助金占上年净利润近六成,这一比例本身传递出不容忽视的信号。回溯新安股份2024年财报,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41.01万元。高昂的补助占比清晰映照出公司主营业务在过去一年承受的显著压力。
当外部补助成为支撑利润表的半壁江山,必然引发投资者对公司内生盈利能力可持续性的深度关切。
公告明确,此笔补助将“直接计入损益”,对2025年(尤其是即将发布的中期报告)利润构成直接利好。其效果立竿见影,极大平滑了当期业绩表现。然而,依赖政府补助维持的利润数字,其“含金量”和市场认可度往往存疑。
在业绩方面,新安股份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8.03亿元、146.31亿元和146.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9%、-32.89%和0.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55亿元、1.40亿元和5140.69万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11.31%、-95.25%和-61.67%。同期,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4.88%、36.24%和39.81%。
02
聚焦流向
公司战略核心正在转移?
据大智慧数据,新安股份主营业务为农化产品,2024年收入44.64亿元,占总营收的30.44%。营收第二、第三的则为有机硅领域和化工新材料。
图源:大智慧。
由此,补助资金精准流向浙江开化合成与湖北皇恩烨两家子公司,绝非偶然,或可勾勒出新安股份战略转型的两大核心支柱:
浙江开化:有机硅高端化的桥头堡,作为新安福粉全资子公司,浙江开化承载着公司在有机硅产业链向高性能、特种化产品跃升的重任。有机硅虽是新安传统优势领域,但普通产品竞争激烈、盈利空间压缩。2000万补助流向此地,无疑是对其持续投入高附加值硅基新材料(如特种硅烷偶联剂、高性能硅树脂)研发与产能建设的强有力背书,二该公司的浙江省,素来重视新材料产业,也凸显地方政府对当地优势产业升级的支持。
湖北皇恩烨:新能源材料的关键落子,控股子公司皇恩烨聚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新安通过控股布局皇恩烨,是其向火热新能源材料赛道战略延伸的关键一步。1069.15万元补助注入,直接指向支持其负极材料产能的建设和爬坡。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爆发式增长背景下,地方政府对这类“朝阳产业”的落地项目给予真金白银扶持,既是招商成果的体现,也是对未来产业集群发展的长远投资。
03
输血可贵
造血才是根本
新安股份创建于1965年,于2001年上市,成立至今已有60年历史,目前拥有控股子公司80多家、员工8,000多人、总资产200多亿元,位列全球十大有机硅企业、全球农化销售2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化工500强。
公司是目前全球除草剂品种最全的公司,拥有草甘膦、草铵膦(精草铵膦)的灭生性除草剂产品与多个主流的大田选择性除草剂产品。主力产品草甘膦产能8万吨/年,年销售折合原药能达10万吨,公司原药制剂转化率超过70%。公司是目前行业主要生产企业中海外登记资源最丰富的公司之一,海外登记资源超过4,000个,还在持续扩展中,是全球化做得较早与较好的公司。
新安股份子公司获得的3069万政府补助,无疑是2025年业绩的一剂强心针,然而,59.7% 这个触目的占比,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新安股份当前主营业务盈利基础的相对薄弱。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笔补助带来的短期业绩增厚固然可喜,但更应穿透表象,密切关注以下核心问题:公司能否借政策东风,有效提升两大核心子公司的技术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真正的内生盈利能力?高端有机硅和负极材料项目能否顺利度过建设爬坡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突围,成为公司新的、坚实的利润支柱?公司能否立足自身优势,在农化版块坚挺前进?
政府补助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取决于新安股份如何将其转化为持久的竞争优势。市场将紧盯其即将发布的半年报及后续经营数据,检验这笔“及时雨”滋润下,新安股份自身“造血”功能的真实复苏与成长潜力。毕竟,外部的输血终有尽时,强大的内生“造血”能力,才是一家企业穿越周期、行稳致远的终极保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