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药肥销售额、使用量与2021年相比,分别增长100%、66.67%,预计2025年药肥产能将达到500万吨。同时,目前可应用药肥的潜在作物面积达8.8亿亩,未来药肥市场容量将高达1700亿元。对于药肥这一兼具农药和肥料功效的产品,笔者认为,其市场的快速发展并非偶然。
一是需求的推动。随着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推进,种植大户不断涌现,他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追求愈发迫切。药肥产品“一次施用、双重功效”的特性,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能“一站式”解决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营养供给与病虫害防护问题,大幅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例如在广西的来宾、柳州等地,60%~80% 的蔗农在生产中必须使用药肥。无药肥不种蔗,药肥已成为当地甘蔗种植不可或缺的农资产品。
二是政策导向的有力指引。药肥一体化技术将农药与肥料有机结合起来,减少了农药和肥料的总体使用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企业布局药肥市场,有助于自身顺应政策趋势,在政策支持下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三是技术突破带来的发展底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药肥生产技术也在持续创新。缓控释技术、内添加技术、载体优化选择等先进工艺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药和肥融合过程中的稳定性、有效性等关键问题,为企业大规模生产优质药肥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
四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肥料市场饱和度高,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肥料企业布局药肥可以拓展产品品类,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利润增长点。对于农药企业来说,涉足药肥能够充分利用自身在农药研发、生产方面的技术优势,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摆脱单纯依靠农药产品的发展局限。在此情况下,云图控股、施可丰等企业纷纷布局药肥领域,希望开拓新市场,开辟差异化竞争新赛道。
如今,药肥产品践行“预防为主”的植保理念,既能实现省时省工的社会价值,又是响应“双减”政策的场景化实践。尽管药肥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产品双标体系有待完善、农药与化肥管理部门协同不足等诸多挑战。不过,随着标准的不断修订完善及头部企业技术壁垒的建立,药肥行业必将在市场格局重塑的推动下,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