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有关部门召开尿素企业座谈会,放松尿素出口被正式提上议程。会议传出的主要内容是:出口报检时间为5—9月,报关时间截止到10月15日;出口配额总量大约200万吨,在国家化肥商业承储企业和尿素生产企业之间分配;各家的配额根据承储量和产量按比例分配;在出口窗口期,尿素出厂价格不能超过5月6日的价格,否则暂停出口。
尿素出口配额总量在某平台前期发布的信息中予以了公布。通过这次会议,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因此,笔者相信市场流传的会议内容大致是可靠的。
中国政府鼓励国内尿素企业的扩产、增产,并且在适当的时候放松尿素出口,向世界清楚地表达中国限制尿素出口的目的是优先保证国内的供应,完全符合世贸规则,不是全球尿素供应链的麻烦制造者。现在放松尿素出口终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充分证明了中国仍是全球可靠的化肥供应商。
在一致预判国内尿素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放松尿素出口有两种方案:一是在价格低位时,适当放松尿素出口,可以促进国内尿素价格筑底反弹,确保国内尿素产量的最大化;二是在价格高位时适当放松尿素出口,相当于提前“泄洪”,但必须通过出口总量的控制,确保国内的尿素价格从上往下走。
随着新增尿素产能的陆续投产,今年1—4月国内尿素产量同比增加了近200万吨;预计今年1—9月的尿素产量同比将增加500万吨左右。从供应看,国内尿素供大于求的压力正在与日俱增,但如果要等低价窗口期的到来,必然会造成国内尿素价格的“硬着陆”。因此,有必要提前“泄洪”。这是放松尿素出口最重要的原因。
放松尿素出口,又如何保证国内的尿素价格从上往下走呢?
出口配额大大低于尿素增产量,可以确保国内尿素的供应同比有增无减;即使出现因出口造成尿素价格上涨的情况,一旦超过了5月6日的价格,还可以启动暂停出口的应急方案。有了这双重保险,笔者认为放松尿素出口不会造成国内尿素价格的上涨。当然,经历了一年多的不出口,突然放松尿素出口,可能引发短期的市场波动,但笔者认为尿素价格中期向下的趋势难以改变。
把国家化肥商业承储企业列入到出口配额分配中,这是一大创新,有利于调动承储企业参与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的积极性。按产量和承储量来分配配额,透明、公正,体现的是对化肥保供作出贡献企业的论功行赏。
适当控制出口配额的总量,有利于避免出口卷价格,做到出口必须有利润,用出口来补贴国内。
总体看,适时、适量放松尿素出口不仅有利于缓解国内尿素供过于求的压力,也能在国际上树立正面的形象,同时保证了国内尿素生产企业和承储企业的积极性,意义重大。但必须要避免炒作情况的发生,以保证国内尿素价格运行在合理的区间,确保农民对尿素价格的满意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