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尿素市场价格走势呈现先扬后抑特征。具体表现为行情在上周持续攀升,至上周末出现小幅回调,各地尿素出厂报价呈现震荡波动态势,价格波动区间集中于每吨10~50元范围内。
当前正值春耕用肥高峰期,受季节性需求集中释放影响,前期小麦返青肥需求高峰过后,农业领域采购节奏短暂放缓。与此同时,复合肥生产企业已启动高氮肥生产周期,玉米种植区用肥市场逐步启动,形成对尿素原料的刚需采购,为尿素市场提供基础支撑。
高供应、弱需求格局下的价格维稳态势
价格方面,东北地区价格下调至1940~1980元/吨。华东地区价格下调至1940~1980元/吨。华中地区中小颗粒价格上调至1940~2080元/吨,大颗粒价格下调至1980~2050元/吨。华北地区价格下调至1850~1970元/吨。华南地区价格下调至2070~2100元/吨。西北地区价格稳定在1970~1980元/吨。西南地区价格上调至1880~2100元/吨。
在供应端,当前市场呈现出“减量”与“复产”双向交织的特征。国内尿素行业整体开工率维持在85.96%高位,周产量约133万吨,日均产量达19.58万吨。其中,煤制尿素产量约112万吨,开工率91.42%;气制尿素产量约21万吨,开工率67.32%。尽管部分装置因设备故障或主动减产出现阶段性停机,但前期检修装置的陆续复产有效对冲了供应缺口,使得市场整体供应能力仍处高位。这种高供应状态既为价格提供底部支撑,也因供大于求的潜在风险限制了价格上行空间。
需求端则呈现“旺季后移”与“刚需补仓”并存的局面。尽管传统旺季需求已逐步回落,但下游企业仍存在零星补货需求,对市场形成托底效应。复合肥企业开工率回升至四成左右,但受制于对当前价格水平的抵触情绪,采购策略以“按需补库”为主,这种谨慎态度既抑制了价格快速上涨,也为后续需求释放保留了弹性空间。
国际市场方面,主要尿素出口价格保持稳定:中国散装小颗粒FOB价区间为267.01~272.01美元/吨,波罗的海FOB价330.01~345.01美元/吨,中国大颗粒FOB价272.01~277.01美元/吨,伊朗大颗粒FOB价330.01~350.01美元/吨。国际价格坚挺为国内市场提供了外部支撑,但受制于内外价差及贸易流向,实际出口增量对国内供需平衡的影响仍需观察。
后市去库存进程不止,供应端承压延误
今年一季度,尿素市场供应格局呈现高位盘整态势,日产量长期维持在19万吨以上水平。3月底受部分装置检修影响,行业日产量及装置负荷虽小幅回落,但整体降幅有限,存量装置的供给压力得到阶段性缓解。展望后期,内蒙古及河南地区部分检修装置计划复产,行业供应量预计仍将保持充裕。
展望未来,尿素市场需求端预计将呈现宽幅波动特征,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将来源于复合肥工厂的用量释放,整体需求将保持持续跟进态势。从农业需求来看,其季节性特征显著,4—5月份南方水稻用肥需求将稳步释放,北方玉米底肥用量则相对平稳,整体农需将保持稳健增长。同时,复合肥工厂产成品库存周转顺畅,开工率持续回升,显示出对原料尿素较高的采购积极性。
然而,随着尿素价格的快速攀升,下游用户的抵触情绪逐渐显现,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开工率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另一方面,工业板材领域的需求保持强劲支撑。随着气温的回暖,板材及电厂等工业用户的采购意愿逐步增强,为尿素市场提供了额外的需求动力。综合来看,尿素市场需求端将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既受到农业需求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又受到工业需求强劲支撑的推动,同时价格波动也将对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当前行业持续去库存,企业压力有所减轻。尽管供应端出现边际收紧,但日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行业产能扩张进程仍在推进,供应端仍面临承压态势。需求端保持稳定跟进,预计下季度初期需求增长将保持平稳,市场行情存在小幅上行空间。但进入下季度后期,随着农需旺季结束及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市场或将面临供需关系调整压力,行情运行可能承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