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农业农村局日前公布2024年农业行政执法十大典型案例。
其中农药案例2起,分别为:
北京某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超过农药质量保证期及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农药案。
2023年3月15日,济南市农业农村局根据济阳区农业农村局案件线索移送函反映的问题,对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在该公司成品库内发现一批未标注生产日期及批号和标注生产日期及批号但已超过质量保证期的5%阿维菌素悬浮剂。
因涉案农药货值较大,涉嫌刑事犯罪,3月27日将该案件移送至济南市公安局。经公安机关补充调查,认定当事人不构成刑事犯罪,并于11月28日将案件移送济南市农业农村局依法处理。经立案查明,北京某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两种农药的生产日期及批号进行擦拭修改并准备销售,其中涉案超过质量保证期的产品货值金额191791.26元,标签不符合规定的产品货值金额163139.64元。两个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农药管理条例》第五条及第二十八条第一款之规定,依据《农药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及第五十七条第三项之规定,参照《山东省农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农药第14项、17项,济南市农业农村局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作出没收违法经营的农药,并处罚款625373.78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其中北京某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罚款500299.02元,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罚款125074.76元。
2024年2月在执法人员的监督下,涉案农药由北京某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的公司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分别函告发证机关,吊销违法企业农药经营许可证。
某土壤修复工程技术(潍坊)有限公司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生产假农药案。
2024年4月26日,济南市农业农村局根据举报线索,对某土壤修复工程技术(潍坊)有限公司立案调查,现场查获标签标注农药功效、适用作物、防治病害等内容的酵素类产品及相关生产设备、标签包材、原材料等,当事人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涉案产品依法按照假农药处理。经检测,涉案产品及原材料中检出农药成分,并由相关物证、书证、当事人陈述等证据相互印证,形成当事人在酵素产品中添加农药成分生产假农药的证据链闭环。当事人生产假农药的货值金额22081元,违法所得4526.61元。
依据《农药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第一款及第六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参照《山东省农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农药第2项之规定,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对当事人作出没收假农药、没收生产设备和原材料、没收违法所得4526.61元、并处罚款220810元及相关人员10年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