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尿素市场价格延续了之前的下跌趋势,短时市场缺乏新的利好支撑,供强需弱的逻辑持续压制着尿素市场。企业新单交投持续低迷,尿素价格再创新低,跌破1600元/吨。这一走势不仅反映了当前市场供需关系的失衡,也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尿素市场或将继续面临调整的压力。


元旦假期归来后,尿素生产水平呈现季节性回升,供应端压力逐步提升。上周,国内尿素产量约为123.81万吨,环比上涨0.73%,同比上涨11.75%,日产量为17.69万吨。这一数据表明,尿素供应端正在逐步恢复,但需求端跟进却显得缓慢。下游工业开工低位运行,现货成交低位波动,仅有个别价低区域成交略有好转。


价格持续走低,库存同比跌15.38%


基本面看,尿素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供给端整体表现较为充裕,而下游需求却疲弱乏力。复合肥负荷弱化对原料采购的支撑力度减弱,农业需求亦显得支撑不足。下游采购积极性欠佳,导致供需疲弱现状下,企业去库压力犹存。价格方面,这种供需失衡直接反映在尿素价格的持续下行上。


具体来看,各地尿素价格均有所下跌。山东地区下跌10元/吨,中小颗粒出厂报价参考1540~1620元/吨;河南地区下跌20元/吨,中小颗粒主流出厂报价1550~1580元/吨;河北地区下跌20元/吨,小颗粒主流出厂价格1590~1610元/吨;安徽地区下跌10元/吨,小颗粒主流出厂报价参考1590~1670元/吨;江苏地区下跌10元/吨,中小颗粒出厂报价1670~1680元/吨;湖北地区下跌10元/吨,小颗粒出厂报价参考1610元/吨;湖南地区下跌幅度较大,达到40元/吨,小颗粒出厂报价参考1730元/吨;山西地区报价暂稳,中小颗粒尿素主流出厂报价1530~1640元/吨。


产量的增长无疑为本已疲软的市场增添了更重的负担。自1月份起,部分气头检修装置将陆续恢复正常运行,行业生产能力将随之呈现季节性反弹,供应端的压力将持续加剧,进一步压制了尿素价格的上涨空间。尽管宁夏、四川等省份的产量有所减少,但河南、山东等省份的产量增长显著,其增量规模足以覆盖其他省份的减量,导致整体产量依然保持上升趋势。


开工率方面,国内尿素行业的整体开工率78.99%,环比上涨8.04%,同比增长5.90%。这一数据表明,国内尿素行业在本周内的开工率有所回升,且高于2024年同期水平,进一步印证了尿素供应端正在逐步恢复的趋势。具体来看,河南等省份的开工率环比有所上升,而宁夏、四川等省份的开工率则环比下降。开工率的回升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尿素产品涌入市场,这无疑会加剧当前的供需矛盾。


库存量方面,上周,国内尿素企业库存总量约为155.08万吨,环比上升1.69%,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5.15万吨,涨幅158.77%。尽管库存量有所增长,但企业新订单的跟进情况依然不佳,销售压力持续存在,库存保持高位运行。短期内,企业在接收新订单和去库存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库存管理形势严峻。具体来看,本周内安徽、吉林、江苏、宁夏、山西、陕西、四川等省份的企业库存量有所减少,但海南、河南、湖北、江西、辽宁、内蒙古、新疆、云南等省份的库存量则明显增加,且增量较为显著。港口库存方面,上周港口库存量未见明显波动,整体保持平稳状态。据了解,当前港口库存总量为15.40万吨,与去年12月底基本持平,但较2024年同期减少了2.80万吨,跌幅为15.38%。

供需矛盾待解,后市震荡调整


当前,尿素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需求端未见显著回暖,而供应压力持续较大,导致市场库存逐渐增加。部分厂家虽采取低价策略促销,但整体市场需求仍未得到有效释放,价格短期内难以回升。从当前的供求关系来看,尿素供大于求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观,日产虽维持在18万吨以下,但库存量仍在不断攀升。


下游工农业需求不振,出口政策也呈现收紧趋势,再加上玉米、小麦等粮价走低及农产品价格整体下滑等因素,使得尿素市场面临多重压力。综合来看,尿素价格上行阻力重重,整体趋于下行。预计短期内市场将继续处于价格波动状态,且大幅反弹的可能性较低。


然而,展望未来,尿素市场也并非全无希望。随着冬小麦返青肥需求小高峰的日益临近,尿素市场需求或将有所回暖。同时,淡储工作的持续推进以及政策面可能释放的积极信号,也为尿素市场带来了一丝曙光。这些因素或将共同作用于市场,使得尿素价格持续大幅下跌的趋势得到遏制。


主流区域的价格低点预计将在1600元/吨左右徘徊整理。对于行业参与者而言,当主流区域价格跌至1600元/吨以下时,适度抄底进货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因此行业参与者需时刻保持敏锐洞察,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走向。


点赞(46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