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上,近年来例行检测中芹菜均发现其农药残留的检出率与超标率都较为突出。
早在2018年,重庆市食用农产品抽检中,共计抽检芹菜434批次,不合格样品8批次,毒死蜱超标就占6次之多。
2020年10月15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公布的第40期食品安全抽检结果,其中5次不合格,且都是“毒死蜱”残留超标。2021年,榆林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分析报告,共计抽检芹菜43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全是“毒死蜱”残留超标。

2021年,陕西榆林市市场监管局共计抽检芹菜43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都是毒死蜱残留超标。
据测算,如果替代原毒死蜱和其它中高毒药剂市场占1/3,约10亿元;国内杀扑磷、毒死蜱退市后,将有12亿元的介壳虫防治药剂市场容量;以及蔬菜、大田等防治夜蛾类及蚜虫粉虱等市场估计6亿元-8亿元;保守估计约25亿的市场空间。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毒死蜱作为一种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在土壤中吸附性强,消解过程较慢。有研究表明,毒死蜱降解率达90%需经过84天,残留时间较长,易引起蔬菜生产的二次污染。在芹菜中,毒死蜱降解速率慢导致农药富集。
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目前在国内登记的有效期内的毒死蜱原药、单剂和复配产品共1128个,其中单剂638个,复配产品490个。在所有杀虫剂品种中,登记数量仅次于阿维菌素(3031)和吡虫啉(1439)。据查询,毒死蜱主要登记在水稻、玉米等大田作物,且在柑橘、荔枝等果树上用药普遍。如在果树区,毒死蜱及其复配产品成为替代杀扑磷(主要防治介壳虫)主要药剂。
毒死蜱还是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杀虫剂之一,自被陶氏益农(现科迪华)开发以来,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获得了全球100多个国家的登记。
根据中农纵横的长期监测显示,全球毒死蜱市场约5.5万吨(折百,下同),中国毒死蜱使用量1.3万吨-1.5万吨。由于有研究和证据表明毒死蜱的应用存在一定的人类健康和动物风险。英国,美国的夏威夷州、加州和欧盟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已相继禁用毒死蜱,其在越南、美国其他州、巴西等地的命运也岌岌可危。在中国,国家禁止毒死蜱在蔬菜上使用,毒死蜱用量一直处于下降态势。
其实,2016年,毒死蜱全球销售额在7亿美元左右,美国陶氏益农(现科迪华)作为曾经的毒死蜱制剂巨头,其生产和销售的毒死蜱产品约占全球总销售额的一半,是陶氏最畅销的产品之一。但2020年开始,科迪华全面禁止生产和销售毒死蜱类产品。
有哪些药剂能够替代毒死蜱?
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郑昉谈到,有不少替代药剂。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时,可选择呋虫胺、环氧虫啶等烟碱类杀虫剂和螺虫乙酯、吡丙醚及复配制剂等;防治鳞翅目幼虫时,可选择氯虫苯甲酰胺、溴虫氟苯双酰胺、虫螨腈及以甲维盐或是甲维·氯虫等复配制剂;防治地下害虫时,可选择联苯·噻虫嗪、联苯·噻虫胺、噻虫·高氯氟、氯虫·噻虫胺、吡丙·噻虫胺等药剂。
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井晓刚表示,这几年阿维菌素尽管抗性在增加,但性价比日趋合理,5%阿维乳油价格与480克/升毒死蜱制剂价格差别不大,地上地下都能用,加吡虫啉、昆虫调节剂吡丙醚、噻嗪酮等可满足介壳虫的防治。
广东真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长徐伟谈到,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高毒农药退市。在地下害虫药剂防治方面,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环保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和烟碱类农药成为市场主流。
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马强谈到,毒死蜱属于中毒高残留类有机磷类杀虫剂,其在土壤中难降解,作物上使用后残留期长,对人也有很大危害,故被禁用。未来,在种植户地下防虫的应用场景中,低毒低残留,易降解的农药品类更具前瞻性。如颗粒剂撒施可以选择高效氟氯氰菊酯•噻虫胺颗粒剂;冲灌可选择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胺悬浮剂,对蛴螬、小地老虎、根蛆等地下害虫均有高防效,且低毒低残留,可用于替代毒死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