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刊发了文章:尿素跌到1400,你真的敢抄底吗?,有渠道商朋友在文章后面留言说,2016年尿素都跌到了1100元了,现在才1700,等跌跌再抄底。

针对这个话题,我又去研究了一遍,查询了各种资料,得出一个结论:今年的尿素绝对不会跌到1100元/吨的!别老想着抄底,当年就算是跌到1100,很多渠道商抄底也是亏损严重啊。


历史不会改变,只会一遍遍的重演!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跟今年的尿素又有什么不同?我们能从2016年的尿素滑铁卢中汲取到什么经验?

接下来用数据说话!

我们先回顾一下2015-206年的尿素行情:
1:2015-2016 年,尿素日产量长期维持 20 万吨的高位,年产量维持在 7000万吨以上。如此高的产量,可谓大河水满小河漾,尿素抄底者很多都被严重套牢。

2:2015 年可以被称为过剩之年。国内大宗商品全面过剩,其中也包括了粮食。以玉米为例,我国从 2008 年推出了玉米临时收储制度,这一制度保障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但是同时也为玉米过剩埋下伏笔。2015 年,国内粮食库存高企,国外低价粮食倒逼国内,最终导致粮食价格的崩塌,三大主粮价格一路下滑,种植户收入一落千丈。

2015 年,国家着手对消耗尿素量最大的玉米种植面积进行调减。农业需求量的大幅减少对尿素价格再次形成打压。这是当年尿素跌到1100元/吨的直接原因。

3:2010 年后,美国 页岩气(油)改变策略,使美国从油气进口国转为出口国,所以截止到 2014 年,国际油气价格持续走低。国际气头尿素在成本方面对国内尿素形成压制,使得我国出口尿素失去优势,我国尿素出口沦为了走量不走价的“鸡肋”。虽然我国尿素的出口规模在 2013-2015 年间已达“天量”,但也仅仅是减缓了国内尿素的过剩程度,并没有给尿素出口企业带来实际性的利润空间,反倒是因为出口使国际尿素价格传导到了国内,造成了国内尿素的暴跌。

综上不难看出,当年尿素大幅度降价的原因就是高产量、高库存,粮食严重过剩被强制缩减种植和国际尿素价格过低三个因素造成的。

再来对比下现在的尿素行情:
1:产量高,但是也只是18万吨左右,没有到当年那种疯狂的程度。

2:2016年玉米进口316.8万吨,出口4071.4吨当年玉米过剩的都能出口(冷知识:玉米出口量最高的是2003年,出口量为1639万吨,当时的尿素价格为1450元/吨)。再来看看最近几年的玉米进口量,2021年玉米进口量为2800万吨(几乎9倍 于2016 年),2022年玉米进口量是2000万吨,2023年是2700万吨,预计2024年我国玉米全年进口量超过1500万吨。具体请参照:为什么要禁止尿素出口?何时会放开尿素出口?(绝对深度)现在不会压缩粮食的种植,反倒是会鼓励粮食的种植,所以肥料就算后期不涨,也会基本为此目前的现状,因为现在是淡季,旺季来了,还是会有行情的,这点和2016年有巨大的差别,也是尿素不会跌到1100元/吨最直接的证据。

3:今年的国际尿素绝对是历年来最高的一年,中间几个月离岸价长期保持在2600-2900元/吨左右。而且禁止了出口,和国际的尿素价格脱钩,就算国际尿素价格跌成废纸,也不会影响到国内尿素的价格。

所以啊,不要总幻想着尿素价格能到1100元,我看降到1400元都有点困难。年代不同,综合因素也不同,总想着抄底的人,一般都是经常被套牢的那帮人。赌性太大的人,不适合干农资。肥料行情下行是趋势,但是在我们心里要有底线。


点赞(547)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