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大家都听说过,但是你听说过“烂尾地”吗?
最近继“烂尾楼”之后又出现了“烂尾地”!根据“烂尾楼”的解析模式,“烂尾地”顾名思义就是种了一半之后被“丢弃”而荒废的地,而这样的“烂尾地”今年似乎特别多。
前几天和一位零售商聊天他气愤的说自己就刚遇到“烂尾地”:一位外地的种植大户欠了他32万的货款跑路了。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早上零售商给其他客户送货的时候在路上遇见这位大户还正常打招呼聊了会天,结果晚上就听说对方已经跑路了,发消息不回打电话不接,种地的工具部分肥料还有收拾过的地都还在,但是人跑了!
而这样的“烂尾地”明年可能会更多!
1、盲目跟风极端天气加剧了“烂尾地”的发生
自从土地流转之后很多人抱着“赚快钱”的心态跨行进入农业承包了大量土地,但是其中一部分人既不懂土地也不懂种植技术只是盲目跟风,他们想通过大规模、单一化种植快速复制成功经验。
但是他们低估了农业的复杂性和周期性,土壤气候这些不确定的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收成,最后赔了钱无力支撑就直接丢地跑路!而近几年极端天气频发导致作物收成不佳,更是加剧了“烂尾地”的发生。
2、农资零售商成为了“烂尾地”的直接受害者
“烂尾地”留下的不仅是一片荒芜的土地,更是一连串被卷入漩涡的受害者,而农资零售商就是其中之一。这些种植大户之所以会跑路多数是因为种植亏损,欠款还不上。
而这里面欠的最多的就是农资零售商种子、农药肥料的钱,因为种子农药肥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缓解资金压力种植大户通常会找农资零售商先赊销,等作物收获卖了钱之后再付款。
但是到最后很多大户亏损跑路,所有风险都砸在零售商的手里,这也导致农资零售商成为“烂尾地”最直接的受害者。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零售商32万的货款瞬间就成了泡影,几年的利润可能都要赔进去,而这些农资零售商的损失又找谁来买单呢?
好了最后想问下大家你们当地有出现“烂尾地”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说一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