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资大零售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每天在媒体平台上都能看到全国各地大卖场开业的消息,部分大卖场场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一万平方。但就在上周有农资人大胆预测:2025-2026年开业的农资大卖场,未来存活率很难达到50%!

 

至于为什么会做出这么悲观的预测,这位农资人说了三点看法:


 1.农资销售和大零售是两个行业 


首先这位农资人说农资大零售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之一,而且以后会有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但第一批去尝试农资大零售的人,这批人包括已经开业的和今明两年开业的农资人,未来存活率都很难超过50%。


原因就是很多农资大零售的从业人员没有意识到农资销售和农资大零售属于两个不同的行业,在目前大多数农资大零售商的认知里,农资大零售就是农资零售或农资销售的一种升级和线模式,其实这种看法是比较片面的。


而且现在进入农资大零售的人只具备了农资销售或零售的基础能力,对如何运营大零售的能力还非常薄弱,同时行业留下来的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和管理经验几乎为零,经营风险很高。


 2.对大零售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现在大家理解的大零售模式就是仓库面积大、仓库产品量多、价格差距大、动静大和胆子大,而真正意义上的大零售是营业额、销量和体量足够大,是先有市场需求、有规模、有种植户数量再去转型做大零售,而不是先建大仓库再去找市场、找种植户。


比如有农资零售商想做大零售,那这位农资零售商在转型大零售之前自己的生意就要好,在当地就必须有市场,服务的种植面积大且能形成一定规模,然后再去向上游厂家要资源,资源有了,零售商再去转型做大零售。


 3.大部分厂家不敢支持,怕品牌折价 


虽然大零售销售场景火爆,但大部分厂家并不敢公开支持,因为他们怕品牌会折价,原有渠道受影响,市场影响力下降。其次是厂家在保证同等质量下,把货发给大零售商,厂家利润相比以前就降低了,所以大品牌厂家很难去支持现在的大零售。


其实这也说明,现在的大零售并没有处在一个良性产业链中,大家都想着用低质换取低价但用低质低价换来的市场是不能长久的,赚的也只是一时的钱。

点赞(128)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