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个爆料视频,视频里说山东某农资大零售商被举报销售假货,目前假产品和检测结果已被举报者送到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也通过检测证实,产品确实为不合格产品。
有人认为农资大卖场里出现假货是厂家的问题,因为他曾经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是厂家的问题,但被罚的却是他,过后厂家也不赔钱,只是发货抵货款,所以也不能都怪经销商。
农资产品价格战激烈时
厂家也偷斤短两?
据了解,在大家卷价格的过程当中,有厂家已经开始偷斤缺两了。就比如今年5月份,有朋友想做一款杀虫剂,计划生产灌装是100克,朋友要求那个厂家定标灌装102克,因为有正负误差,想着得保证产品负误差的时候也不能低于标注的重量,但厂家给的回复是搞不了,他们贴的都是95克。
然后我朋友说,那这样吧,咱们根据国家标准,你直接给我定标到100克,厂家说也搞不了,加钱也搞不了,因为我赚的就是少的那份含量的分钱,其次来回调定标,影响生产效率。
跟着朋友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以后,我就在想,当大家都在卷价格的时候,你会发现真的有很多人,他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开始偷斤缺两,这对农资行业来讲,也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灾难。
厂家发缺斤短两的产品
经销商就能假装不知情卖假货?
自从农资大卖场在各地遍地开花后,价格战打的更激烈了,有厂家为了压缩成本,开始偷工减料,所有的标准都贴着下限走,这也造成越来越多“合格”的假货开始慢慢流向市场。
“合格”的假货流向市场,种植户就需要加大使用量,加大使用量就增加了种植户得种植成本,所以,当有合作厂家给你发来的不达标产品时,农资经销商一定要学会拒绝,做大卖场咱们可以喊口号,可以为了引流搞活动、调整产品价格,但不能没有底线,不能嘴上喊着“杜绝以次充好”的口号,却做着以次充好卖假货的事情!
卖假货就是坑农害农,就是毁自己名声和口碑!在此,我们也呼吁有更多的业内人员能遵守规则、坚守初心、恪守道德底线,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