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5月28日《关于公开征求农药标签和说明书标注要求意见的通知》发布后,网上又迎来一波激烈的讨论,其中有位朋友说:“一证一品实施后,农资经销商、零售商将是最惨的”。
他给的理由是:(1)一证一品政策实施后,证件将成为稀缺资源,大量产品会被迫退市;(2)上游生产企业因手握合规证件而议价权陡增,成为被渠道争抢的香饽饽,农资经销商、零售商将面临无药可卖;(3)缺乏资金实力、专业团队与稳固终端网络的农资经销商和零售商,将在这轮农药一证一品洗牌中大规模出局。
面对农药一证一品政策的即将落地,经销商和零售商会面临的处境,我有几点不同看法:
1.经销商、零售商不会无药可卖
首先大家要知道农药“一证一品”政策为什么会出现?其目的就是要淘汰掉不具备研发实力、靠不正当手段生存的企业,打击农药行业授权委托借证、一证多品乱象,减少过去存在大量的同质化、低质量产品。而不是为了让农资市场无药可卖,更不是为了让某一家农药企业独大。
其次大家要了解目前国内农药市场,国内生产企业数量过多,产能过剩,同质化产品能达到90%,50%以上是高度同质化产品,稀缺品种占市场的5%不到。另外一些上市公司和头部企业,自有数百上千个登记证,这里面能有1/5品种卖好就不错了,很多证是卖不好或闲置着。
最后是企业之间市场占有率问题,现在的农药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农资企业营销推广人员现在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把产品推广出去,他要是发现哪些乡镇零售店没有货卖,不到二十四小时,一定给这些店填满,谁会嫌货卖的多?所以政策落地经销商和零售商也不会出现无药可卖的情况。
2.经销商、零售商
不会因农药政策而出局
农资经销商和零售商属于终端市场最后一环了,即便农药“一证一品”政策实施了,受影响的也不是他们,因为天塌了有“个高”的企业在上面顶着呢!即便农资零售商和经销商想操心也操不上!
如果经销商和零售商被淘汰,一定不是因为某个行业政策问题,而是自身经营出了问题,比如:没有核心竞争力,服务不到位,不懂短视频引流等。
所以,大家的重心还是要放在农资经营上去,踏踏实实地服务好种植户,只有自己的种植户挣到钱了,咱们才能一直在行业里生存下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