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渠道下沉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前几天看到群里有零售商说当地很多批发商直接绕开了零售商去和种植户对接而且给种植大户的价格甚至比批发价还低,零售商感慨这生意还怎么干?


然而类似情况多地都有发生,2025年做不好这3点,很多农资店可能都会关门消失:



1、以服务制胜:解决批发商无法提供的价值 


批发商在价格方面确实有优势,但在服务层面往往存在短板。因为目前很多批发商还做不到像零售商一样经常下田观察走访,他们主要还是产品物流的模式。


而且批发商通常只提供单一产品,而零售商可以整合不同产品,为种植户提供全程解决方案。比如,针对某类经济作物,零售商可以提供从育苗、施肥到采收的全套方案,帮助种植户提高产量和品质。


即使部分批发商有一定的技术,在种植户出现问题时,也做不到立马下地,通常也是电话沟通,而零售商的优势就是随叫随到,同时还能定期回访,了解产品使用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这种持续的服务能增强客户黏性,使种植户更愿意选择零售商而非批发商。



 2、向上游延伸:和厂家建立联系 


批发商可以绕过零售商,零售商同样可以向上游延伸,传统零售商的货源大多来自批发商,因此在价格上肯定是受限的,但是一些做的好的零售商完全可以跳过批发商直接与厂家谈判,争取更低的进货价,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且有零售商已经和厂家建立了联系!


另外如果零售商自身实力允许,完全可以定制自己的品牌产品,一些厂家是支持定制生产的,如“XX种植专用肥”。这样不仅能避免价格战,还能增强自身品牌影响力和种植户的忠实度。


3、产品差异化:寻找市场空白点 


批发商下沉之所以能对零售商造成威胁,根本原因还是产品同质化,同样的的产品批发商更有价格优势,但是如果零售商能找到一款与众不同的产品,特别是当地县市没有的产品,就能避免直接竞争,形成差异化优势。


不仅可以用新产品吸引新客户激活老客户,同时也能打破当地批发商的下沉困局。比如农极客的农满穗,见效快复购率高市场保护做的也非常好,很多零售商都用这款产品在当地打开了新市场。


最后想说批发商渠道下沉确实给零售商带来了巨大压力,但是只要主动求变,找准自身优势,零售商依然可以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点赞(458)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