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了几篇关于赊销的文章,留意到评论区有一种观点,赊销是因为利润太高了。
有人说:“本人经销农资30年,十年前基本上都赊时我不赊(赊1吨肥能赚1千元),其实薄利就是逼着自己不赊,赊销暴利就是变相的放高利贷。”
有人说:“化肥保利20%就没有收不回的账,现实100%是暴利,进价100元的水溶肥,卖给农户起码不低于200元,甚至更高,不是天方夜谭,是真实存在。”
首先,个别地区,可能真的存在,赊销价格高于现金购买的价格。
十年前,一吨肥料能赚1000元,但在这个价格透明的电商时代,价格的“遮羞布”早已不复存在,我不相信利润还能这么高,除非是忽悠团。
“亲身经历:本人是一名农资经销商(本地有实体店),年前举报了一起农资忽悠团诈骗本地农民朋友的案子。将一款外地产的普通有机肥(无氮磷钾元素)夸大使用效果,诱使农民购买,价格180/包。当地监管部门是这么回复我的,只要他们(忽悠团)卖的东西是正规厂家的,他们就是卖1000元一包,也管不了他们。”这是昨晚刚看到的评论。
忽悠团,从来不做赊销生意,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其次,水溶肥的利润远远大于大肥的价格。
现在市场上卖得火的产品,不少是水溶肥。有卖5000元送3000元电动车的,还有卖55000元的肥送20000多的电动四轮还有别的。
然而,常规肥料如尿素、复合肥,价格早已透明得不能再透明。网上报价满天飞,经销商想玩花样?门都没有!
有人无奈地说:“现在卖尿素,利润薄得像纸,还得赊销,简直是自掘坟墓。”
其三,同一产品,不可能有两个价格。
同样一个产品,代理商敢搞两个价格吗?现金一个价,赊销一个价。那赊出去的不是产品,而是定时炸弹了。
当农户进店咨询产品价格的时候,你是直接报价呢?还是先问现金还是赊销?报出现金价格之后,不可能再涨价吧!
同样的产品,你卖不出两个价格,否则就是自砸招牌。
所以,说赊销是暴利,90%的农资经销商是冤枉的。有人甚至表示连裤衩都亏没了!
很多农资人靠着银行贷款来维持农资生意,而赊销就像一个无底洞,不断吞噬着本就紧张的资金。种植户赊账后,农资商的资金周转变得异常艰难。
晋北的那个农资商就是个典型例子的,他因为被种植户赊账,自己借的款到期不上还,被纳入失信人群。他一年周转近千吨的复合肥料和单质肥料,生意看似做得大,可最后还是被赊拖销垮,变成了失信人员,这难道还不够警醒吗?
农资经销商们眼巴巴地看着几百万的生意,却因为赊销导致资金无法回笼,最后连自己的信誉都赔了进去。
有些种植户,赊了一次又一次,就是不还钱,还大摇大摆地再次上门销赊。更有甚者,但凡有钱都不来你这儿,只把赊销的农资经销商当成备胎。
赊了账几年都不还,并不是还没钱,而是根本不想还。农资经销商一次次上门讨债,却被各种理由打发,最后只能看着账目变成死账、烂账。
种植户在赊销的环境下,也去不会真正关注农资产品的质量和价值,他们只关心能不能赊到账。
赊销暴利?别开玩笑了!对农资经销商来说,赊销不是暴利,而是“暴雷”。它炸毁的是资金链,崩塌的是信誉,吞噬的是行业的未来。
正经干农资生意,却被赊销拖垮。忽悠团靠骗,却赚得盆满钵满。这世道,真是黑白颠倒了!
农资经销商卖不过忽悠团!
真品卖不过假货!
这才是行业的悲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