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农资市场形势低迷,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生产厂家业绩持续下滑,处在中间环节的经销商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而且随着中间环节的逐渐缩短,未来会有相当一部分代理商和零售商被淘汰掉。如果不及时补齐自身短板,快速提升竞争力和经营业绩,被淘汰就成为必然。
目前农资经销商存在的“通病”:
一、缺乏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匮乏
目前农资经营的台阶很低,只要有经营意愿,大部分人都可以进入这个行业,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没有足够的行业认知及相关的农业技能知识,因而就不能科学、有效地诊断出现的问题,更无法给出有效的指导意见和治疗方案,比如打农药出现药害、施肥出现肥害等。
广大农户在购买农资产品的时候,最希望的就是购买到真货,并且获知最合理的使用方法和最完整的注意事项,如果经销商连农户这些最基础的需求都满足不了,谈何取信于农户,长久经营就更无从谈起了。
二、促销赊欠严重
很多农资零售商卖农资靠赊欠,以赊促销,想以此快速占领市场。这样一来销量虽然是上去了,但“副作用”也会随之而来,等到年底或资金周转困难时,经销商们要么是在到处要账,要么是在去要账的路上,不但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容易产生大量“死账”、“坏账”,也就无法精心钻研经营策略,严重的还会被“赊死”!
三、货物积压成常态
有些经销商只顾进新货,卖新货,却忘了对旧货及时的处理。农资是有生命的产品,一旦过期要么作废,要么降价,给经销商造成很大损失。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还是经销商对市场行情整体把握不准,对市场的发展趋势不了解,没有合理的市场定位。
四、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
很多代理商进货随意性很大,感觉哪个产品好卖就进哪个,或是随大流,看别人进什么货好卖自己也跟着进,结果相互激烈竞争,打价格战,不但都挣不到钱,还可能破坏产品和品牌形象。
面对以上种种困境,许多农资经销商都在寻找出路,想知道怎样才能解除困惑,想知道怎样才能发展壮大,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如何提高竞争力的问题。要想提高竞争力并保证利润,就要从根本上赢得农民的信任,总结起来就是练好内功,搞好服务:
一、多深入田间地头
近几年农民所需要的服务,更多的是技术上的服务和信息上的服务,那种认为只要把货送上门,甚至不要钱先赊销就是服务好的认识是片面,也是经不起市场考验的。现在只要是正规厂家的产品,质量和效果都相差不大,所以未来农资行业的竞争主要靠技术和服务的竞争,农民都愿意找那些懂农业技术的人买东西,如果通过你的技术指导能“药到病除”,真正解决实际问题,那就能获得农户信任,自然就能在所在区域站稳脚跟。
二、逐步摆脱赊销困局
赊欠现象之所以普遍,首先是农户怕买到假肥、假药,要先用再付款;再有就是很多经销商为了销量会主动把农资送上门,等到秋后再算帐,如此一来赊欠就成了惯例。不设法尽快摆脱赊销困局就无法长久稳定经营,因此经销商要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比如通过走访调查建立“赊销黑名单”、现款购买打折优惠、与农户签订协议确定收款日期等。
三、注重自我“品牌”的塑造
多数农资经销商只重视销售,忽视对自身的宣传。要想使自己在当地有知名度、客源多,就不能忽视自我宣传,并要保持宣传的经常性,让老百姓都记得自己的影响力和让他们知道企业或产品的影响力同样重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