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日前发文通报2024年农药监督抽查结果(农办农〔2024〕26号),数十家企业因涉嫌生产不合格产品上了“黑榜”(有的企业可能被假冒,觉得“冤枉”,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根据这份通报文件要求,不合格产品标称生产企业所在地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将及时组织核查检查,依法查处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将依法吊销其农药生产许可证,并报请农业农村部依法吊销其农药登记证。
仔细分析一下近年来特别是本年度被通报的涉嫌违法违规企业名单,可以发现,其中既有一些曾经被农业农村部和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多次通报的“重点企业”,更多是在行业内不算太知名的中小企业,甚至还有几个“全国农药行业销售TOP100”“全国农药行业制剂销售TOP100”的“头部企业”,但却几乎没有境外企业。这充分说明,虽然我国农药行业整体质量管控水平一直在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绝大多数国内企业能够遵纪守法,依规依标生产,不触碰“质量”红线;少数企业质量意识还不过硬,不能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和标准,“无心犯错”;个别企业仍然心存侥幸,不惜“铤而走险”,制假售假。
农药质量关乎农业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国反腐败斗争中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农药领域同样也没有不受监督的“铁帽子王”。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国内企业,无论是国企央企还是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无论是上市公司大型企业还是未上市公司中小型企业,在《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面前一律平等,哪家违法违规了,哪家就应该被依法依规处理,没有例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